北风其凉_作者:林子律(6)

2016-12-21 林子律

  程九歌不置可否,笑着行了一礼,转身去找苏锦了。

  清风徐来,会稽山惠风和畅,就要入夏的时节,却不觉炎热,也听不到蛙鸣。这像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清清冷冷的,轻易涤dàng开俗世纷争。

  当日,苏锦便成了“凌霄剑”唯一的关门弟子。

  开始练习入门的剑法时,他尚只有七岁,连一把像样的剑也举不起。

  在阳明的大部分时光,他都和谢凌呆在清净峰上。那处又比大殿与习武广场要冷得多,夜风飒飒之时,几乎便要睡不着。

  程九歌倒十分喜欢他,经常来探望。最初他给苏锦带小玩意儿,被谢凌责骂过一次再来便是两手空空。

  除了小师叔和师父,苏锦再没见过别人。

  晨起挑水,白昼练剑,huáng昏后便在藏书阁读书冥想,谢凌亲自指点,他是个严师,无嗔无喜却威压甚重。苏锦常想,师父两鬓花白,见过许多事,为何从不同他说起?

  无奈他始终不敢问。

  苏锦尚且年幼,便是天纵奇才,也挨不过时间研磨。

  在会稽山的日子过得枯燥又规律,刚开始时,苏锦会偶尔在夜半梦回时想起将他从栖霞山救下的人,手心和他腰间的匕首一样冷。

  到后来,虽不再梦到他,亦不常想起他,总归忍不住遗憾,不知此生能否再见。

  “唐青崖”,他甚至不知具体是哪几个字,却依然记得很清晰。

  ☆、第三章

  “苏师弟,掌门师父正叫你去藏书阁,有事跟你jiāo代。”

  被喊到的人直起身,揉了揉跪到酸痛的膝盖,应了一声后便走出大殿。

  藏书阁共有两层,苏锦推门进去,便见到如今的掌门庄白英端坐于桌案之后,白衣胜雪,不染纤尘,面上肃穆端正,一丝qíng绪也看不出,与往日的温和大相径庭。

  阳明dòng天本就不以争夺天下第一大派为己任,百年来很不成气候。如今师座年迈,因此更是弟子门生稀少,个个相熟,彼此之间常jiāo流切磋。

  怀虚真人早在苏锦入门的第二年便在九十九岁生辰之时驾鹤西去,将掌门之位传与三弟子庄白英。彼时谢凌常年不是闭关就是游历,早年的杀戮化为病痛,倒是折磨了他最后的时日。

  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三师父。”

  庄白英见他眼角发红隐约有泪痕,平静道:“坐吧。”

  苏锦颔首,在桌案一侧坐下。他不说话,庄白英亲自为他斟了一杯茶,在苏锦愕然的目光中推到他面前:“逝者已矣,你如此徒增伤悲,难道还看不穿吗?”

  苏锦仍是低头不语,而庄白英亦是缄默,只端起自己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

  藏书阁内安静其实更甚他自幼长大的清净峰,空气中细小的尘埃在雕花木窗间隙漏下的阳光照耀时无从遁形。

  苏锦想了又想,终是哑着嗓子道:“生老病死,不过是轮回,阿锦明白。可日日相见的人说没就没,三师父您竟也无动于衷吗?”

  一声轻响,庄白英将茶盏放在桌案之上,波澜不惊道:“你到我阳明dòng天,多少时日了?”

  苏锦道:“过了谷雨,便刚好十二年。”

  庄白英道:“你最初拜入阳明,才只有七岁,如今却也快到弱冠之年。这十二年来,谢师兄对你倾囊相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的就是不让你荒废时光。你入门之时,谢师兄已到知天命之年,习武并非修仙,没有飞升之道,我们也会老迈、衰弱,最终逃不过终局——这道理,谢师兄不会没教过你。”

  苏锦不知他要说什么,讷讷道:“是,师父曾说,他已是暮年,终有离开的时候,让弟子不要伤心过度,但弟子仍旧……”

  庄白英微笑道:“你自幼与家人分别,多亏谢师兄教导得以解脱。天地君亲师,他已然是你的至亲。失去至亲的痛,阿锦,你可恨过?”

  苏锦摇头:“弟子不恨,只是觉得自己没用,这许多年来,师父谆谆教诲,可弟子未曾尽孝,武学造诣还尚且望其项背。”

  庄白英欣慰道:“你有此宏愿,自是很好。谢师兄有几十年的修为,你资质不差,但在这朝夕之间又岂能追上?阿锦,他毕生……只有你一个弟子,你还年轻,日后勤修苦练,自会成就一番大事。”

  他的话仿佛没有哪里不对,却处处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遗憾。苏锦分明觉得庄白英话里有话,之前的片刻停顿就是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