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与大黄_作者:报纸糊墙(245)

  粮食和武器在什么样的qíng况下才会被人们重视到极致?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明白,那不就是战争年代?

  “我去找找门路,你要跟我一起吗?”轮船靠岸后,下船前白宝问了高长一句。

  “不去了,跟他们打jiāo道还是你再行,注意安全,多带几个人。”高长相信白宝周旋得过来,眼下他有大量的布匹和ròugān,在这个码头这样的氛围中,绝对算是稀罕东西,不愁没人买,剩下的就只是价格的问题。

  目送白宝他们下船后,高长和大huáng也从货仓里取了两只箱笼出来,其中一笼是蛇ròugān,另一笼则是用野猪ròu做的ròu松。不是没想过带上一两匹布,只不过布匹这东西太过扎眼,高长他们人生地不熟初来咋到,低调点总是没错的。

  高长和大huáng一人背着一个竹笼,并排走在码头的水泥路面上,不一会儿,就有一个穿着工作装的男人过来搭话了,约莫二十七八的样子,长得又矮又瘦,面色发huáng。

  “两位是找地方住还是想换东西?”这男人用和善的语气开门见山问道,这是他在这个码头上找活儿的经验总结,东拉西扯容易让人起戒心,直接说事成功率相对还高些。

  “换东西。”海港里就停着他们的轮船,大huáng这两天晕船的qíng况也不重,高长没打算在外面住,毕竟,船上装着他们的物资,还是需要留点心。

  “哦,码头上就有一个jiāo易中心。”那个男人应了一句。

  “我听说了,正想去看看。”在船上,白宝已经粗略地跟大家说过了这个城市的qíng况。

  “你们可以先去看看,不过很多客户反映jiāo易中心里的东西不多,价格方面也不太合适,有些种子之类的东西,在保存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你知道,毕竟是公家的,大家gān活也不怎么上心。”那人笑了笑,压低声音说道。

  “另外还有地方?”高长问。

  “是啊,另外还有一个自由市场,不过知道的人很少。”那人回答说。

  “领路费怎么算?”高长他不相信知道的人很少这一说,在这种特殊时期,在这个贸易中转站,不可能有什么市场可以逃得过管理者的眼睛,不过存在另外一个市场的说法倒是可信的,如果说码头上的jiāo易大厅是属于政府的,那么这个存在于暗处的市场,大概就是属于官员的。

  “那要看你有没有jiāo易成功,没成功的话就算了,达成jiāo易的话,你得给我一成领路费。”他一早就问到高长他们背着的箱笼里的ròu香了,ròu在这个年头算不上什么顶好的东西,却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得上的。

  “领路费?”高长笑了笑。

  “你管它叫什么费呢,反正我们这边就是这么个规矩,收的东西也不都是给我的,没上面的人撑着,我也吃不了这碗饭。”

  “那就麻烦你带我过去看看吧。”高长点头。

  那个男人在前面带路,高长和大huáng跟在他后面,步行出了码头,借着清冷的月光,行走在光秃秃的街道上,习惯了漫山遍野都是绿色的高长他们一下子还真有些不适应,这片地方好像是个大仓库,除了一些被用来当仓库的房子,其他大多都空着,街道上,连花圃都被人用水泥填上了,下水道更是被堵死。

  “这个城市没有农业生产吗?”高长忍不住问。

  “没有,目前几个农业基地都建在高原和西边地区,管理十分严格,像这里,根本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条件,一个不小心,就会失去控制。”听他这么说,好像外面的那些植物动物,已经被高原上的人视为洪水猛shòu了。

  “那你们的饮食?”

  “你是想说新鲜蔬菜吧?呵呵,能吃到脱水菜和咸菜就算不错了,有时候运气好,还能分到点白菜叶子,在这里,土壤是被严格控制的,这里的jiāo易关系到国家命脉,不允许出现疏漏,高原那边相对好一点,但是那边缺水,想种菜也不容易……”说到这些事,对方也没什么拘束,边走边侃侃而谈起来。

  “你也是从高原那边过来的?”

  “是啊,当时一出事,我们就搬过去了,老婆孩子跟父母都在那边,那个地方毕竟安全,只不过想过得好并不容易,这不,我一个人就离乡背井跑这边讨生活来了。”那男人笑得轻松,可是肩上却分明扛着生活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