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大huáng被细长的手指抚摸得十分舒服,忍不住微微迷了眼睛。
“你说话算数?”高长好像是有些高兴。
“犬族从来说话算数。”大huáng觉得今天晚上的月光好像有问题,高长的旧课本上面不就说月光其实是反she太阳的光线而来的吗,今天晚上这么亮的月光,会不会把他们都给晒坏了,它现在好像就有点头晕。
“那就这么说定了,你以后可别想反悔。”高长拍拍大huáng的脑袋,从地上站了起来,一手还提着刚刚捏死的那条蛇,率先往前面先走了。大huáng留在原地上,一阵秋风chuī过,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刚刚的头晕症状立马消失无踪。
这一晚大huáng心里总觉得不太安稳,回去以后高长铺开刚买回来的那几张海报给它看,它也看得心不在焉,总觉得自己好像是犯了什么大错一样,可一时间又有点想不明白是哪里错了。
“往里边挪点。”
“哦。”
“小心点你的爪子,别把海报给抓破了,我可不想再买一次,这年头买张海报也不容易。”
“哦。”
“你得稍微改装改装,别净照着人家的样子长知道不?”高长虽然重皮相,但也不希望自己家真走出个H国的天皇巨星,他还想过清静日子呢。
“你当我傻啊?”大huáng不满地哼了一声。
第30章
高长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出院子,抽到短签的时候,就出去搜集食物,有时候还得在他们院子一起种植的地里gān活。其他时候高长要么在自家地里gān活,要么到山上去活动,收获时好时坏,但是再不济,抓几条蛇回来总是可以的。
在蓝色阳光刚出现的这两年,除了昆虫以及各种小虫子,好像就只有鼠类蛙类和蛇类适应得最好。如今种地也买不到农药了,田地里的虫子要么人工捕捉,要么靠蛙类捕食,如果没有蛙类,这个世界大概都要被虫子淹没了,更别提种地,所以现在的人对蛙类还是十分重视的。
他们村的人在靠青蛙捕捉虫子的时候也遇到过问题,虽然青蛙能有效地控制这一整片地区虫子的数量,但是它们却并不会重点保护庄稼,地头上的虫子数量少了,它们就会挪个地方捕食。这对于村民来说也是个问题,开始的时候人们就尽量把青蛙往地里赶,后来gān脆在田地周围竖起了竹篱笆,篱笆不是为了阻挡虫子的进入,虫子们无孔不入,靠竹篱笆根本但不住,这些篱笆是用来阻挡青蛙从地里出来的。
说起来也十分残忍,大量的青蛙聚集在小块的土地上,虫子倒是吃得挺gān净,但是青蛙太多了,虫子越吃越少,渐渐的就不够它们捕食了,所以常常可以看见地里的青蛙饿死。对于这件事,大伙儿也都觉得很无奈,虫子少了会饿死青蛙,虫子多了又会啃坏庄稼,大家能做的,就是在虫子被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稍微从篱笆里放一些青蛙出来,稍稍起到一点调解作用,尽量避免青蛙被大批量饿死。
这种事虽然有些对不起青蛙,这么做于大环境来说也是有害的,那些青蛙如果活着,在外头也能吃不少虫子。人类毕竟是自私的,各方取舍当中,他们自然是首先以自己的生存为重,人吃五谷杂粮,不能不种植庄稼。但是除此之外,村里的人都不会没事去伤害蛙类,吃青蛙的行为也是他们深恶痛绝的。
今年夏天他们院子里就发生一件这样的事,那天晚上男人们从地头回来不多久,上坎几个人就找了过来,向郑国宏他们告发说郑纵鸣抓青蛙吃。现在院子里许多人家里都养着青蛙蟾蜍,主要是让他们捕食蟑螂和蚂蚁的,所以谁家有几只青蛙都不奇怪,郑纵鸣也是这样辩解的。
可上坎那几个人说,郑纵鸣一连几天都被他们看到在抓青蛙,就算家里虫子再多,也不可能要得了那么多青蛙。院子里的人对吃青蛙这件事也都比较排斥,加上郑纵鸣父子给人的印象也不大好,大伙儿不相信他们,几个男人冲进他们家里,提着一袋子青蛙就出来了,足足三十多只。
郑纵鸣在家里吃青蛙,他父母郑国霖夫妇不可能不知道,当下他们一家百口莫辩。村里的人都恨极了这样的事,这年头能吃的东西不多,家里的小孩再馋,也没人敢去打青蛙的主意,郑纵鸣一个快二十岁的小伙子,竟然敢在家里杀青蛙吃!
一时间大伙儿都十分厌恶这家人,这个郑纵鸣,自从满了十八岁也开始抽签出院子gān活之后,就总占着自己年纪小,能躲就躲,叫他做点事也推三阻四的。院子里的小伙儿不止他一个,郑国宏的儿子郑衍清,也是刚过十八,gān活比他卖力了不知道多少倍,也不会占着自己年纪小一碰到点子危险就躲到别人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