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_作者:报纸糊墙(174)

  “是我,听说你家里有鱼苗?”邱成抬头说道。

  “嘿!又是你小子!”叶老头借着楼下的路灯,眯眼一看,发现来人是邱成他们兄弟俩,也很高兴,说一声:“等着啊,我下来开门。”然后又“哗”一声把窗户给关上了。

  “叔叔,你们一会儿还回夜市吗?”那个带路的小孩这时候问邱成道。虽然他不怎么害怕一个人回去,但是邱成要是一会儿还回夜市的话,他还是跟他们一起走好了,人多安全。

  “一会儿我们还得经过那边。”邱成回答道。

  “那我跟你们一块儿走吧。”那小孩说。

  “行啊,那你就跟我们一起吧。”邱成当然没意见,他也不放心让一个小孩子自己走夜路,尤其这一带还比较偏。

  “进来进来,三儿,你也进来。”没一会儿,叶老头就下来开门了,连连招呼他们进屋。

  “我看看鱼苗。”邱成也不耽搁时间,直接要求道。

  “行,你跟我来吧。”叶老头说着就把他们往自家三楼带。

  他们家除了他跟他儿子也没别的人,当初盖这栋房子,是准备留着给他儿子娶媳妇用的,没想到叶敬辉对娶媳妇的事比当年的叶老头更不上心,如今都一把年纪了,还是光棍一条,每天除了摆摊就是玩游戏看小说,弄得叶老头现在看到他都要烦死了。

  这栋楼很宽敞,三楼地方也够大,叶老头把鱼池修在东面的那个房间里,除了几个小一点的育苗池,还有几个相对大一点的池子,里面养了一些他从前没卖完的,还有后来又从外面捞回来大鱼小鱼,数量不是很多,品种也不是太好。

  “这是鲫鱼苗。”邱成看着育苗池里的鲫鱼苗,那一条条的,都才只有绣花针那么长。

  “没错,这些都是鲫鱼苗。”叶老头回答。

  “怎么卖的?”邱成问道。

  “可不太好养活,这几天都死了好几十尾了,你真要买?”叶老头也跟他儿子一样,对邱成做出了相同的提醒。

  “没事,我买回去养养看。”邱成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对自家的聚灵阵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那行,每三尾鲫鱼苗,你给我一两玉米面就成。”这已经是叶老头的底价了,再低的话,他宁愿不卖,留下来自己接着养,好歹搏一把,真给他养成了的话,那可有不少利润。

  邱成也不跟他还价,取出玉米面,直接让装二百尾。他gān脆了,叶老头反而不舍得,说是让邱成买一百八十尾就好,也好算玉米面。

  最后邱成只好就买了一百八十尾鲫鱼苗,提着装了鱼苗的水桶从三楼下来,将这两个水桶放在三轮车的车斗里,推车从叶老头家里出来,让阿常和那个叫三儿的小孩,各自坐在三轮车两边的侧板上,骑车先去了一趟夜市,把三儿送回到他们家摊子上,这才和阿常一起回去了。

  鱼苗太小,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修长做了个木筐将它们圈养起来,木筐还是放在1505的池子里,木筐里面还有一层棉布,底下几块石头。池水都是相通的,只不过外面的鱼进不来,里面的鱼也出不去。

  至于喂给这些鱼苗的饲料,邱成拿出一些前些天晒gān储存起来的虫gān,用打粉机把它们打成粉末,又蒸了几个土豆,将土豆泥和这些虫gān粉和在一起,每天投喂几次,每次都只喂一点点。

  自从来到了嘉园小区,这些鱼苗倒是适应得不错,根本不像是马上就要翘辫子的样子,邱成见它们活得挺好,渐渐也就放下心来了。

  七月初,新南市已经到了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了,到了和白老大约定的日子,这一天清晨,邱成和阿常依旧天不亮就开着车子出门了,车子载着他们最近收获的大米和土豆。

  一路上,邱成还像上次那样,把车子开得飞快,在临近省城的时候,刚下高速,邱成就发现前面那一段马路被人埋下了不少钉子,还好密度不是很高,邱成集中jīng力左闪右避,几个拐弯就闪过去了。

  “cao!真是邪了门了!”躲在路边一道矮墙后面的几个黑影齐齐骂道。

  他们在这一段地面上装钉子,可不是为了补个胎赚点钱那么简单,好多人在路上开着车,要是发现有一个车轮漏气了,第一个反应通常都是下车查看,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进了省城市区,邱成面色就有些凝重起来了,到桥头买豆浆油条的时候,发现果然又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