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宫女_作者:锦瑟华筝(34)

  这下不去也不行了,周王氏嘱咐玉生留下帮助做家务,带了七岁的双福和四岁的双喜坐上马车一起去了。

  这一带虽然有山,所幸山不大沟也不深,有点象丘陵地带,道路并不难走,人烟也不算稀少,只可惜比较gān旱少雨,找不到山青水秀的感觉。最初的新鲜感和兴奋感过后,长生有些怀疑,自己真能在这个荒凉闭塞的地方生活一辈子吗?

  王chūn发对长生的疼爱是实实在在,这次出门他也看到了位于高寒偏远的家乡和长安附近繁华富庶之地的区别,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很明白长生新鲜感过后,不一定还能适应曾经生活了十二年的家乡,何况此长生已非彼长生。

  一路上,他不停地安慰着:“舅舅知道你在长安习惯了,回家后不一定能适应这里的生活,你放心吧,以后在家闷了就过来住一段时间。舅舅跑车十天半个月就去一次云州和朔州,有时也去晋阳,方便的话带你和你表妹一起逛逛。”

  “知道了!舅舅,还是你最懂我的心!”长生脆生生地应了,心里欢呼雀跃,这大概是她回家后听到的最让人高兴的话了。宫里最苦的就是禁锢二字,她受够了,好想自由自在随心所yù地四处游玩,虽然唐朝对女子的约束要松得多,但出门还是不容易,有舅舅在,她就有机会出门闲逛了。

  已经懂事的双福这几天和长生已经混熟了,他满脸羡慕和肯求地拉着长生:“二姑姑,带上我好吗?我还没去这么远的地方!”

  四岁的小丫头双喜可怜巴巴地眨着眼睛,奶声奶气地说:“二姑姑,双喜也想去,双喜会很乖很听话的。”

  长生呵呵地笑了:“好的,姑姑答应你们,方便的话就带上你们一起去!”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舅舅家人口有限,长生还是非常准确地认出了每一个人,爱心拳拳的外婆,jīng明而世故的舅母,象山花一样丰艳却不太安份的表妹,各怀心思的表哥表嫂,谁也不会怀疑她不是那个十二岁离家入宫的小长生。

  让长生没有想到的是,白发苍苍、满脸沟壑的外婆抱着她哭过看过以后,她第一句话就是:“好闺女,你可回来了,自从你满了十五岁,外婆天天怕你嫁不出去,你刚捎信说要回来,我就四处托人给瞅婆家,有好几家听着都不错呢,你不要怕羞,好好挑一个!外婆止不住什么时候就去了,亲眼看着你嫁了才放心!”

  第23章 终身大事

  外婆王崔氏仔细地给长生母女讲了她物色的几个好婆家,全是费尽心思从十里八乡jīng挑细选的,长生又感动又悲哀,真没想到自己的年龄居然大到人人怕她剩下的地步。

  一个是杀猪卖ròu的,年三十岁,家有二老,老婆死了,只留下一个十岁的女儿,镇上有一院房子,还有一个卖ròu摊子,外婆说年龄大点会疼人,虽是填房,等生了儿子谁敢小觑?不但能住到镇上,而且以后天天有ròu吃。

  一个是贩卖粮食的脚商,年二十六岁,父母早亡,因无人张罗所以没有娶妻,这些年贩粮攒下一份家业,盖了三间大瓦房,想娶妻生子传续香火。这个王崔氏最满意,家境不错,年龄合适,不用伺侯公婆,不用做后母,嫁过去两碗一个瓢、直接就当家,最重要的是,遇到饥荒也不会饿肚子。

  一个是殷实的庄户人家,今年刚二十二岁,家中就他一个独子,有三十亩地一头牛,一院子大瓦房,因妻子不能生养让公婆给休了,嫁过去不为吃穿发愁,男主是朴实的庄户人,只需生养孩子服侍公婆就行。

  “长生呀,这些都是外婆十里八乡地托人问寻的,年龄又不是很大,吃穿又不愁,你实在不小了,不敢再耽误下去了。放心吧,你外婆不是古板的人,这三个人你挑中那个都成!”

  长生哭笑不得,真没想到,在别人眼里,她一个做过宫奴的剩女,能嫁入这三户随意一家,都是烧了高香,可她今生都不可能嫁到这样的人家。

  不是她不想嫁,她回乡就是为了觅得良人成亲,好好地过一世。前世曾在大学时有过一场初恋,随着毕业烟消云散,今世还不识爱qíng滋味。她自知在这个世界不可能好好地谈一场恋爱,但她最低限度也要嫁一个可心的人,虽然可心二字没有确切的标准,她心中也没有固定的概念,但绝不是外婆说的这几个。

  无法想象,自己和一个油污腥气的杀猪卖ròu之人或者一个挑着担子奔波在风雨中的粮贩子共同生活,或者为一个日日下地劳作的农夫生儿育女养猪喂jī。真要计较起来,这些人的条件没一个能及得上高守仁,她都能舍得了他,哪里肯愿意嫁给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