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宫女_作者:锦瑟华筝(782)

  老伯爷和他有师生之谊,不但教导过他,还对他忠心耿耿无怨无悔,为了他放弃权臣之位和侯爵,甘愿以郡伯的身份据守武功郡多年,只为他走投无路时多条退路,临终前又为他安排好了许多隐密私事,却只要求如果子孙不肖,希望能看在他的面上放他们一条生路。

  他本想等到自己事成之后再好好补偿封赏谢家,老伯爷却没等到那一天,而且果真子孙不肖,违背他老人家的意愿,令他一怒之下给予重惩。

  如今谢家却落到这等下场,他虽然出了心中恶气,却并没有报复的快感,反而心qíng越来越郁闷,觉得对不住老伯爷,尤其是在看到这把宝剑之后。

  长孙皇后明白他的矛盾心qíng,就好言相劝:“谢家子孙不肖,给些惩罚也应该的,就当替老伯爷教训他们,而且皇上在那种盛怒之下也只是把他们抄家下狱,并没有抄斩流放,还不是念着因为老伯爷的恩qíng。

  谢家嫡次子那时一心一意为太子效力,简直就跟一条走狗差不多,皇上也只把他下狱免职,又没有重处,已是格外开恩了,听说他本就荒唐无德,皇上不必自责。

  明净和长生的姻缘可以说是福气和造化使然,更是周家人当初结下的善缘,算不到老伯爷头上。

  可明澈能尚安阳郡主,明着是看在皇叔的面子上,其实还不是皇叔察觉到皇上念着旧qíng起了赦免他的心思,却又拉不下脸面,刚好安阳一心想嫁,所以才敢冒然开口为安阳求得这份姻缘。

  皇叔后院虽然一笔糊涂帐,但在朝事上却从不犯浑,他若不是猜准了皇上的心思,哪怕让安阳做老姑婆,也不绝会求皇上赐下这个姻缘的。

  臣妾知道皇上既记恨明澈的不忠,又不舍多年的旧qíng,也觉得对不住老伯爷,所以心qíng很矛盾也很难受。

  其实皇上觉得明澈不忠也只是猜测和感觉而已,并非有什么真凭实据,其实他这么多年,为皇上付出的已经很多了,几乎可以说的上家破人亡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臣妾倒觉得皇上bī明澈接女儿去晋阳之举,疑心有些大,有些对不住明澈那么多年的忠心耿耿,还bī他公然与朝廷规矩作对,他能不寒心吗?”

  李世民又叹了一口气:“朕当时也是被bī急了,我们秦王府每日朝不保夕惶惶不安,就连父皇都放弃了朕这个儿子,处处削减朕的势力,贬斥与朕同甘共苦的兄弟,刘文静为大唐建国战功赫赫,没有死在敌人手里,却死在大唐的屠刀下,朕能不心痛吗?

  他甚至纵容大哥用下作手段害我,要不然他敢多次公然在宫宴给朕下毒吗?大部分朝臣和宗室都与朕为敌,我每天早上出门,都不知道今晚还能不能再回来。

  你以为朕不知道,我们每天出门上朝后,你抱着承乾和治儿他们偷偷哭吗?你还暗中准备好了砒霜和火油柴薪等物,打算如果传出朕事败或者被诛的消息,你就和孩子们全部服毒自尽,然后一把火烧了这秦王府,也绝不被人家一点点折磨羞rǔ至死吗?

  外人只道朕心狠手辣,谁能想到如果玄武门事变当天,元吉箭术再jīng一些,朕先中箭身亡了,我们会落个什么下场?他的箭头可是用见血封喉反复淬炼多次,若只擦破点皮,我也死无葬身之地了。

  朕相信,如果是那个结果,建成和元吉会更加狠毒地对付朕和朕身后的人,而且还是一点点折磨而死,你提前准备好了砒霜和火油,还不是因为深知这一点?

  要不是那时外族不时入侵,边境战乱未平,又有尉迟、秦琼、明澈这些大将忠于我,父皇担心惹来更大的祸事不敢轻举枉动,否则早就找借口将来下狱好给建成扫清障碍,他虽然不会害你们,但你们终将要落到建成手中,我能不寒心吗?能不害怕吗?

  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朕而去,不是被贬被杀,就是弃朕去投大哥,朕惶恐极了,生怕他们到最后也背叛了我,几乎每夜都做恶梦。

  可惜朕身为李氏子孙,又亲手打下的大唐江山,总不能为了活命就投敌叛国,朕就是想带你们离开这里都无处可去,身后就是百丈悬崖,朕只有拼了命往前走。

  在这身后的百丈悬崖中,明澈就是我们最后一线生机,如果他也背叛了朕,我们就只剩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

  所以朕才惶惶不安疑神疑鬼,才要一再确认明澈的忠心,你不知道,朕那时好几次召明澈偷偷回京见面,一来有要事相商,二来想确认他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