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还是有死仇的父母官,付家的下场可想而知,在证据齐全的qíng况下家产尽没,举家下狱。
临入狱前,付老爷自知当年做的恶事报应到了,这次是在劫难逃了,只是心疼才几个月大的嫡亲外孙,这是他们付家唯一的血脉了。
他明白只有谢家才能庇护得住唯一的血脉,幸好外孙生的与明清有五六分相象,谢家稍一调查就会查出真相,他们百年世家,必不会让自家骨血流落在外。
就写了一封信说明原委,还有私藏起来的上万两银票和明清留给女儿的定qíng信物,托了心腹把嫡亲的外孙子送到谢家,让外孙认祖归宗,从此再与付家无关。
而这个孩子一直对外说是抱养的孤儿,并非付家血脉,也才几个月大,到时就说不忍牵连无辜,让人送回去了或者丢到外面被人捡去了
官府估计找不到也就作罢,府尹也不会揪着不放,就是他查到了孩子的下落,有谢家人庇护,孩子必定在平安富贵的长大,全家人死了也能瞑目了。
他是个聪明人,让心腹直接找上老夫人,而不是找薄qíng寡义的明清。
老夫人先是吃了一惊,细细琢磨了付老爷的来信,看到孩子确实生的象明清,再确认了孩子的出生日期,心里已经信了七八成。
又派人去不远的凤岐镇详查了一番,确认孩子是明清骨血无疑,光凭这上万两银票,就能确定付老爷不会说谎的。否则付家和谢家可以说是有仇,如果事qíng有假,他绝对不敢让人把孩子和剩下的家财送到谢家,就留下了孩子。
明清因为骗婚一事被付家整治入狱,吃了许多苦,心中极恨付家和那位貌丑心狠的付小姐,还想着等以后出头了要好好整治付家,却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事。
经过老夫人的劝解,还有那上万两银票的好处,又相信这个孩子确是自家骨ròu,再加上他只有两子一女,子嗣并不多,也就同意留下这个孩子。
老夫人做事谨慎,因为有陈仓府尹一事,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对外说是明清以前有一个通房丫头生的,反正明清这几年打发出去的通房丫头没有十几个也有八九个,谁也没法查清。
说是有个通房打发出去后却发现已有身孕,因为谢家那时前途未卜,就没敢找回来,带着身孕嫁了人,生下了明清的儿子。
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儿子,家中日子渐渐拮据,后嫁的丈夫嫌弃孩子不是亲生的,整天叫嚷着要送人。
那个通房打听到谢家渐渐复起,也不想孩子落入贫贱,就把孩子送回谢家认祖归宗,谢家送了她一笔银子,从此再无瓜葛,就这样孩子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再加上生的确实象明清,倒也没人说三道四。
只是林心慧那一关过不了,再加上明清要纳成紫玉为妾一事,两恨相加,疯了一般在家里闹腾起来,非说孩子是野|种,老夫人苦劝不下,还是明清不知用什么办法治服了她,她才不再闹腾。
这时成紫玉就说,反正她已经不能生养,不如让她现在进门,这个孩子以后记在她名下,由她抚养,总比通房丫头生的身份要高的多。
老夫人年龄渐大,虽然并不需要亲手做什么,还是已经受不了抚养幼儿的辛苦,再加上也确实希望亲孙子有个名正言顺的身份,闻言觉得十分合心,当即不再顾及林心慧,很快就纳了成紫玉进门。
成紫玉现在已经是谢家上了族谱的贵妾,深得明清和老夫人的喜爱和信任,膝下有子不用担心晚景荒凉,还替老夫人管理家务,没有一个奴才敢轻视她,日子自是过的惬意无比。
长生和明净看完无言轻笑,这个李chūn桑也是个人物,老夫人肯定把这个孩子的来历瞒的死死的,她居然都能打听出来,能力不容小觑。
而当年财大气粗的付家却落个如此下场,明清与付小姐仅仅两天的缘份却平白得了一个儿子和一大笔财产,果真是世事无常了,倒是便宜这个禽shòu了。
成紫玉能有这么个结果也是幸运无比了,虽然明清不可靠,但她吃尽苦头阅人无数,现在有名份有儿子有财产,这才是真正安身立命的根本,也不会太把这个男人放在心上的。
明净不解地问:“那为何老夫人信中只说了纳成紫玉为妾一事,并没有说明清平白得了一个儿子?这也算是喜事一桩吧?”
长生想了想:“老夫人最好面子,明清骗婚入赘商家,虽然只有短短两天,却是她平生最不耻的事,如果明清将来要入仕,这也是一大污点,绝对要遭人弹劾,到时这个孩子就是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