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天下第一鲜究竟是用什么材料pào制的,还是好几个月后,才有一位走南闯北惯了地商人尝出,味道颇似南边通县的文蛤。
却说这通县,虽然守着紫琅山和长江,但是自古jiāo通不便。百姓的日子过得一直很艰难,文蛤就是长江入海处沙滩盛产地一种贝壳,通县的百姓自古就喜欢拾来做菜。或者腌制成文蛤酱。
文蛤味道奇鲜,只是因为海鲜运输不易。虽然有唐一朝。文蛤曾经作为贡品,但是如今。这美味最多也只能运到附近地姑苏少量贩卖,而且价格不理想,费心费力,不过赚点小钱。
不过今年的qíng形就不同了,菜花huáng时,通县的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挎着篮子去踩蛤,然后趁着鲜活,赶紧送到岸边正高价收购文蛤,制作各种文蛤产品的一排小房子里这排小房子的主人是外来地,通县的百姓也说不清她是从什么地方搬到这里的,只记得去年秋后的某天,她忽然出现,并在县里买了处大宅子,然后不多时,就开始收购各家秋天做了准备过冬时吃的文蛤酱。
文蛤酱虽然鲜美,但是通县的百姓从小吃到大,也早吃腻了,二两银子十斤的收购价格也实在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有了银子就可以去买火腿、吃猪ròu,虽然鲜不过文蛤,但是,胜在平时很难吃到。所以,尽管不明白有人收购这么多文蛤酱做什么,但是,通县的百姓还是毫不吝惜地拿出了家里的文蛤酱。
“二两银子收十斤,然后不到三两的小瓶装你就拿出去卖五两银子,莫老板,你可真是jian商。”通县某处大宅内,一个粗布衣衫却气质高华地年轻人在桌前拨弄算盘,这大桶进、小瓶出的生意,刨除成本和运费,几个月里,居然给某人净赚了几万两白花花地银子,真是……
“想不到,休问先生地手,不用来弹琴而是用来打算盘,也照旧这么灵活,还能一心两用。”莫西北刚刚从外面回来,听见休问的话,哼了一声。
“其实我就是没想明白,你放着江南四楼和京城chūn风如意楼那样每天大把赚钱地地方都不管,我还以为你从此准备视金钱如粪土了,没想到不到一个月,你就又开始窝在这里算计这些小钱,女人的想法,还真让人琢磨不透。”休问叹了口气,眉头紧皱,神qíng似乎很苦闷。
“得了休问先生,别跟我来这套,我这个人就是铜臭到底了,要是享受不到赚钱的乐趣,就和人生吃不到美食一样,让人痛苦。”莫西北耸耸肩,并不看休问递过来的账本,只挥挥手说,“你看没错就可以了,不知道你的梅儿姑娘,今天准备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休问这回是彻底无语了,莫西北就是莫西北,三句话,从钱到吃,永远不变。
“你喜欢的菜,总是少不了的。”门外,已经有轻柔的声音接过了话头,人未到,梅花的香气,已经到了。
梅儿是京城首富刘家的庶出小姐,虽然是庶出但因为自幼就以美丽娴熟名动京城,加上她爹刘老爷视财如命,早早就开下了天价聘礼的条件。而休问自幼落拓江湖,身上除了一张琴外别无他物。
两个天差地别的人,偏偏就在京郊踏青时,一曲定qíng。
和所有才子佳人的故事一样,休问上门提亲不果,反被羞rǔ。刘老爷扬言,他三个月内如果能拿出一千两huáng金做聘礼,就把梅儿许配给他。
三个月的期限只过了一个月,休问遇到了莫西北,而莫西北毫不犹豫的给了他一千两huáng金。
只是彼时,刘家已经收了礼部尚书家的聘礼。缘尽今生,本以为缘尽今生,却不曾想,偏偏有人找到他,许诺他,接近莫西北,留心莫西北的一切,然后,还梅儿给他。一定滴……呵呵,时间不到而已,坏人嘛……太顺利平安不符合qíng理……
网友上传章节 第三卷 携手红尘 第三章 寻觅
。 更新时间:2008-8-7 19:55:29 本章字数:2331
这一生的愿望,只是携着琴和梅儿隐居在山林中,休问知道,他早就知道,为了梅儿,他愿意做任何事,背弃任何人。
留在莫西北身边,原来并不比他想像的复杂,甚至很简单,因为莫西北就是个很简单的人,他不说他的身世,她就不问;她只喜欢听他弹琴,而他只要控制住自己弹琴时的心思不要飘走,那么,一切便没有问题。
chūn风如意楼和所有的酒楼、秦楼楚馆一样,每日里迎来送往,来的客人多,自然什么样的人都有,甚至有好几次,休问看见了礼部尚书家的二公子,一个常穿一身绣满大而浓艳花朵衣衫的男子,熏浓重的香,最喜欢后半夜到chūn风如意楼,左拥右抱之余,还垂涎万分的看舞台上跳舞的妖艳女子,俗到了极点。也许唯有长相还能看看,面色白如傅粉,只是隐隐透着青huáng,双眼黯然无神,一看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休问不能想象,梅儿那样娴静而美好的女子,如果真的嫁给这样的男人,该是怎样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