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夫可是堂堂御医,竟连自己拉肚子的病都治不好,这不是笑话吗?老头儿爱面子的很,宁可活受罪,也不肯请苏杭二地的大夫来替他诊治,好在陆云逍身边还有桑绿枝,这位姑娘倒的确是家传渊源,手底下有两分本事,她父亲和宋儒谦同为太医院的官员,又是jiāoqíng莫逆。所以无论是为了太医院的名声还是两家私jiāo,都不可能把这事儿传出去,因此宋大夫的病没瞒着她,也请她诊治了一番,换了药方,喝了一天后果然见qiáng。
正当大家放下心来,以为宋太医很快就能痊愈,完成这次钦差之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时,第二天坏消息来了:昨儿明明见好的病势又加重了,好不容易少去了几趟茅房,好嘛,今天全给找补回来了,而且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这突如其来的一件事,也打了陆云逍一个措手不及:本来嘛,查察疫病也可以请本地大夫帮忙筛查,然而你钦差队伍就驻扎在杭州,还来了一位御医,本地的大夫们谁敢在御医没发话的时候便自己下判断?哦,你诊出了疫病,是要抢御医大人的风头吗?若是漏诊了疫病,又有谁能负的起这个责任?
所以,被苏杭二地所有大夫视为马首的宋大夫病了之后,防疫工作便成了这么一个扎手的局面,偏偏老头儿在病榻上还泪眼汪汪看着陆云逍:“小侯爷,实在不成,就说下官被人刺杀而死吧,下官……下官竟然治不好自己这小小的腹泻之症,反正也没什么脸活着了。”
小侯爷的脸当时就黑了:哦,你治不好自己身上的病就没脸活了,那我身为钦差,竟然让刺客把随行御医给杀了,我还要不要脸活了?这人怎么这么自私呢,都不替别人着想一点儿的。话又说回来,就算现在说你被刺杀身亡,那往后呢?你一介御医,不至于就拉肚子活活拉死吧?要是痊愈了,要怎么和人说?诈尸了?所以从坟里爬出来了?你当大家伙儿都是傻子吗?
所以小侯爷现在是气怒jiāo加又无可奈何:一方面因为潜在的疫病威胁和本地大夫做了哑口葫芦的状态;一方面又因为宋儒谦的坚持而没办法打破这个局面。好歹也是给父亲治过几回病的老太医,这么可怜巴巴的求自己保全他的名声,能不管不顾吗?然而,不起疫病也就罢了,一旦起了疫病,就因为你拉肚子,本地大夫集体不敢发声,最终酿成大祸,那又怎么办?就算自己可以替老头儿背这口黑到发亮的大锅,万千百姓的xing命呢?都说医者父母心,你这老家伙的父母心让狗吃了吗?
第43章 决定(三更求粉红)
朝云和暮云也很清楚主子这几天的qíng绪实在是压抑到了极点,估摸着再过两天,宋老大夫还是这样腹泻个没完的话,主子爷就不会再替他遮掩了,苍生为重啊,以陆云逍的xing格,能够等到现在,已经令人咋舌了,如果让皇上知道,主子都得挨训。
“爷,您一天没吃东西了,今晚儿是奴才亲自熬得小米粥,又软又黏,还加了两勺白糖,您尝尝。”两个小厮走到陆云逍身边,陪着笑将食盘放在桌子上,却见陆云逍盯着那碗粥,好半晌方沉声说道:“明日就将宋太医重病的消息传下去,要本地大夫负责疫病的筛选,万不可误了苍生百姓。”
暮云小声道:“看这个光景,应该是没事儿的,不然爷也不会因为宋太医请求就等了这么长时间,既如此,何不好人做到底?让人知道宋大夫治不好自己的腹泻,这的确是太丢脸的事。”
朝云也在一旁附和道:“没错没错,都这么长时间也没出事儿,想来也是没什么事儿了,那瘟疫也不是说有就有的……”
不等说完,便听陆云逍烦躁道:“按我说的做。不是因为这些日子没有事,难道我肯隐瞒宋太医的病qíng?然而如今既要回京,总要万无一失才可以放心回去,我不想等了,也不想继续这么姑息下去,不然一旦延误了疫症的判断,我便是罪人。”
朝云暮云不敢再劝,朝云想了想,大胆觑着主子的面色,忽然凑过去小声道:“爷既这么说,大奶奶如今就在舟山,您何不请她过来为宋太医诊治?顺便筛查一下地方官府呈上来的可疑病患案卷,看看是不是有疫病的可能呢?”
陆云逍眉头一皱,声音更冷:“好好儿的提她做什么?你皮痒了吗?”
朝云心想怎么着?这就要翻脸?提都不能提了?您忘了?要套江老爷子实底儿的时候,可还是您亲自带着大家伙儿去救大奶奶呢。为了不欠人qíng,还给人家一千两银子,这也就是您,身上向来揣的银票多。不然我们都得麻爪子,一千两银票啊,加上江家的一千两,好嘛,大奶奶以后不gān活就能安安心心当个闲散寡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