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恍然大悟:原来程氏早就找好退路了!也是,真珠的公公婆婆都已亡故,夫婿对她又极好,程氏跟他们住着只会更舒心。不过她儿媳显然很清楚,程氏可以离开这个家,但这个家却根本离不得程氏,所以才要用行动来阻止和挽留。其实自己也希望程氏留下,毕竟与她在,这个家至少不会拖后腿,换成那母子三个,天晓得能惹出什么事来!
琉璃心里纠结,想了想还是点头笑道:“这可是大喜事,我那边还有一些新收的细白叠,回头就给妹妹送去。”
程氏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那我就替她谢过了,那可是有钱业没处买的好东西!”
两人就着孩子的事说笑了几句,自有婢女端上浆水点心,琉璃这才问道:“母亲如今在忙什么?我怎么听说家里近来很有些热闹。”
程氏淡淡地笑了笑:“这不是二娘回来么?她夫君是个没成算的,手上又散漫,外放那么些年也没存下几个钱来,去年回长安养老之后更是有酒就足。那几个儿女又疑心二娘藏了钱财,奉养都不打肯出,青林瞧不过眼,便把她接回来住了。”
琉璃看了看低头不语的珊瑚,多少有些明白了她的改变有何而来。她所嫁的人对她也许并不苛刻,但尊重显然也有限,身为主妇,这些年来在外头竟然没落下什么积蓄,回来要看子女的脸色……此事她也无法置评,只能笑道:“倒是又让母亲费心了。”
程氏的语气变得有些嘲讽:“这算什么费心?二娘原是最孝顺的,只是你庶母大约是水土不服,这些日子以来总是三天两头地病。前些日子还说自己怕事不成了,发愿要持菩萨戒,还要亲朋好友都来观礼。结果好些人都问你来不来,我记得你还没到洛阳,自然是来不了的,二娘偏不信,还亲自去请了你一回。
二娘,这下你相信我不是空口哄你了吧?”
原来是这么回事!琉璃端起酪浆喝了一口才道:“庶母果然是……越发有心了。”三年前在库狄延忠的葬礼上,曹氏瞧着那般老实可怜,还是程氏主动发话让她回来住的。最近她是儿女都在身边有了底气?还是觉得珊瑚被子女bī迫自己也能有样学样?也不瞧瞧这个家里头的产业,外头的产业到底掌控在谁手里,程氏真要撒手一走,他们且有哭的时候!
珊瑚原是一直低着头,听见程氏这么问自己,脸上也涨得通红,嘴唇抖动了几下才道:“我不是这意思,这不是大伙儿听说姊姊不来,也都说不来眼见仪轨就要办了,实在不像个样,我也是急得没法子才去问一问的。”
程氏面无表qíng地瞧着她,似乎连话都懒得说了。
琉璃忍不住道:“妹妹这话我就听不懂了。我常听人说,持菩萨道是为了还愿积德,却从没听说是为了让旁人来观礼赞叹的,更没听说亲朋好友来的少了,仪轨都办不成。难不成洛阳这边风俗要特别些?”
程氏冷笑了一声:“可不是!我虽什么慧根,却也想着家里有人吃菩萨戒是件好事,特地请了名寺大德来受戒,没想到阿曹的心思竟全在清水来观礼上!我也纳闷,这吃菩萨戒非要请遍亲友,到底是哪里的规矩?二娘不妨说给我们听听?”
珊瑚脸都紫了,半日才憋出了一句:“姊姊、姊姊如今有这般的福气造化,莫说亲友们都在问,便是戒师也说,希望姊姊能过来观礼……”
珊瑚仿佛是溺水者抓住了了块浮木,忙不迭地用力点头:“自然是!尼师说早年就见过姊姊,还说姊姊心地慈悲福泽深厚,若能请姊姊前来观礼是大福气。如今尼师还没走,母亲不信去问!”
琉璃不由皱眉,库狄家的亲戚们显然要看自己对曹氏的态度这也罢了,怎么请个戒师来也是趋炎附势的?
程氏的眉头业微微皱了起来,看了看琉璃,迟疑着解释道:“大娘有所不知,这位无嗔法师年纪虽不甚大,持律jīng严却是极有名的,又很少出门,若不是真珠上香时偶然投了她的缘,莫说我们,便是几位相公夫人只怕也请不动她。”她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几分恍然:“大娘是不是早就认得她了?”
跟真珠投缘?说来真珠跟自己的相貌倒也有几分相似,加上库狄这姓氏……难不成这尼师真的认识自己?琉璃心头一跳,沉吟片刻才道:“我一时倒是想不起来了,若是母亲”这边方便,我想过去拜访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