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看了他一眼,笑吟吟的道,“再说由佛寺出面向商贾收粮,再捐给军仓,正能显示佛祖庇佑大唐,便是总管和圣上听闻也只有欢喜,子玉又何必多虑?”
苏南瑾只觉胸口发闷,偏偏做声不得。眼见那些可恶的行商们jiāo头接耳之下,各个脸上都露出了欢天喜地的表qíng,更是忍不住咬紧了后槽牙。只是佛寺出钱,佛寺买粮,这事的确天经地义,他拿什么拦着?
一片阿弥陀佛之声中,粮仓前的僧人们忙碌了起来。大佛寺家大业大,每年也要收上千石粮米入仓,来的僧人都做惯了此等事务,当下几人一组,量米、记账、入袋、收口,一气呵成。他们的米斛大小标准,西州商贾口中念佛不绝,听起来比僧人们更是响亮虔诚。没过太久,百来个粮袋便整整齐齐码放在了粮仓门口。
觉玄法师转身走到裴行俭和苏南瑾面前,“裴长史,苏公子,您看这收好的粮米是否就此捐入军仓?还是要再称量一次?”
苏南瑾目光慢慢扫过场内,极力压抑住了胸口的起伏,咬牙点了点头,“也罢,苏某信得过法师,这些粮袋直接记数入仓!”
裴行俭惊讶的看了苏南瑾一眼,“子玉不再称量一次?”
苏南瑾心里发狠,面上却只能笑了笑,“守约不是说了么,佛院行收米粮,总不能自己短了斤两,这西州行商也不敢欺瞒佛祖,自不必多此一举。”今日之事,自己是不得不咽下这口气了。大唐将帅自不会因为他收拾了几个行商而治他的罪,但若是公然和这样大笔捐钱购买军粮的西域佛门对上……莫说圣上那边,只怕程将军都未必能饶了他。
裴行俭神色间略有些疑惑,“子玉是觉得大佛寺称量的米粮绝不会短斤少两了?”
苏南瑾咬着后牙点了点头,语气里带了几分不耐烦,“自是如此!”他裴守约还要怎样?
裴行俭脸上露出了一个和煦的笑容,“这便好说了!”他转过身去,淡然道,“来人!拿一袋佛寺称量好的粟米,倒入这边斛中!”
第53章 兵不血刃 豁然开朗
眼见裴行俭身后的几位庶仆打扮之人答应一声便去抬米,苏南瑾忙提气便要喝上一声“且慢”,还未开口手臂上突然一股大力传来,却是裴行俭一把拉住了他,“子玉,你且想想看,先前那般争闹,都是为了这米斛,如今有高僧为证,咱们正要让这些行商们看看,我大唐军仓所用之斛绝不会有差错,好教他们心服口服,需知大军将至,不能让军仓背上使大斛坑蒙行商的名声……”
裴行俭平日说话不急不缓,此时却是一连串的话倒将了下来,待到苏南瑾回过神来想辩驳时,那几位庶仆竟是手脚奇快,军士们还眼巴巴等着苏南瑾发话,他们便已将斛中本有的粟米倒在一边,拆开一袋粮袋倒入空斛之中。只见那斛边,不多不少,依然露出了一寸多的木板。
裴行俭脸上顿时露出了愕然的神色,看了看官斛,又看了看苏南瑾,声音低了三分,“子玉,这是……”
粮仓前突然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明显还空了两成的官斛和站在官斛边上的苏南瑾。连觉玄法师都走了过来,看了看官斛,叹息着念了声佛号。
苏南瑾脸上就如挨了一巴掌般腾的热了起来,眉毛一立便要发作。裴行俭却突然放开他的手臂,转身对着斗斛边上那些同样愣在那里的军士沉声喝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拿这种大斛来蒙骗参军!”
裴行俭的声音里明显带着怒气,一字字冰冷清晰,“这军中的司仓,裴某也曾做过十年,什么鬼蜮伎俩不曾见过?你们今日分明是拿了特制的大斛过来,为的便是刁难行商,好从中牟利!若不是法师们来得及时,若不是苏参军以民心为重,此刻便会让你们得逞了去!”
“大战在即,粮糙筹备是何等大事,你等身负重任,却不以军粮为重,为着一己私yù,败坏大军名声,往轻里说,是利yù熏心,往重里说,便是居心叵测!”
那些十来个军士原本是盛气待命,之前被僧人们这出人意表的一顿搅合,气势已降了一大半,此时再对着裴行俭如有实质的锐利眼神,更是心下发虚,不由都转头看着苏南瑾。
苏南瑾此时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裴行俭这一句句诛心之语落在他的耳朵里,他升腾起来的怒气顿时被浇熄了一半,心里却越发清楚,决不能让裴行俭就此敲定了罪名,他目光一转,落到了僧人们所用的半旧木斛之上,寒声道,“裴长史请慎言,此事未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