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君_作者:公子欢喜(9)

2016-11-27 公子欢喜

  第二章

  宁宣帝要大婚的消息似乎一夜之间就传开了。

  陆家二公子,户部侍郎陆恒俭皱著眉头说:“又是一笔大开支啊。”

  陆家二少奶奶金随心挥起团扇去拍陆恒俭手里的算盘:“花的又不是咱家的银子,你心疼什麽?”

  又蹭到陆老夫人怀里撒娇:“娘啊,皇上大婚是大喜事儿。咱一人做身新衣裳吧。料子我都看好了,就锦绣阁里新来的那匹,颜色可喜庆了。”

  齐嘉顶著一对熊猫眼慌得不知如何是好:“怎麽办?怎麽办?都快大婚了,下官连规矩都还没练熟练呢,这可怎麽办?”

  就连馄饨摊上的老伯也试探著问:“听说要有皇後了?”

  陆恒修尴尬地对他笑笑。

  馄饨摊上还三三两两地坐了些人,就著朦胧的夜色和蒸腾的热气,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著陈年的旧事。

  说是从前从前,那时候都还没有chūn风得意楼,烟花巷里有个叫玉如烟的花娘,好一副泼辣的脾气,连大户人家的少爷来为她赎身都不肯。人老了,那女子是什麽样貌都记不清了。那位少爷倒是还常见,做了大官了,偏偏名字到了嘴边却说不上来。

  相互哈哈一笑,又扯了些别的。

  陆恒修低头吃著馄饨面,东西到了嘴里,一点滋味都没有。

  ****************

  只是等了月余,众臣都把月氏族的事商议妥当了,huáng阁老都跑到西边去和人家议和了,宁宣帝立後的圣旨却仍迟迟没有下来。

  “皇上正和太後死扛著呢,这些天连请安都没去。”辰王爷状似不经意地挨过来对恒修说,“太後都被气得背过气去了。前天召了几位老王妃进宫,稀里哗啦地哭了一通。听说昨天把史阁老几个也召去了,当著面又哭湿了一条帕子。啧,咱皇上要在国事能这麽顶真,列祖列宗也该瞑目了。”

  陆恒修觉得心像是被什麽狠狠揪了一下,疼却又涌著一股暖流,怔怔地,话都堵在了嗓子眼里。

  宁熙烨却依旧若无其事的样子,无人的时候就拽著恒修的手“小修、小修”地叫著。

  “以後别让朕抄《帝策》了,朕都能倒著背了。”笑意盈盈,眼角都是向上勾著的。

  太後那边究竟如何,陆恒修不知道。

  只是,一天深夜,宁宣帝一纸急诏将当朝丞相急急召进了宫。

  还是在御书房召见,跨进了门才看见里头除了宣帝,方载道也在。一张方正的脸严肃得让旁人也跟著屏息凝神起来。

  “免礼吧。”案後的宁熙烨也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一双灿黑的眼在望向恒修时越发显得忧郁。

  陆恒修心中一紧,知道又有了大事。想起上回听他说,要方载道查赈灾银的事,想来是有眉目了。便将目光移到了方载道脸上。

  方载道方要开口,却被宁熙烨拦阻:“还是让小……陆相先看看吧。”

  自他手中接过折子细细浏览,陆恒修越往下看越心惊,短短一封奏折看完,手抖得连折子都拿不住。

  “这……”想过几乎所有人,却没想到,到最後居然会是这个人。

  顾庭筠,太傅顾庭筠。

  京城皆知顾家三郎天生的好才华,年纪小小就让博学的大儒另眼相看。那年开科取士,他是所有考生里头年纪最小的,却当仁不让高中了头名。二十来岁就被先帝委以重任,教授两位皇子读书。少年得意的太傅,在外是一代名士,风流洒脱;在朝是皇恩尤宠,堪说半个丞相。

  陆恒修早年陪伴太子读书,与太子一同拜在顾庭筠门下。陆贤相身前教子严苛,半点亲近不得。倒是顾庭筠柔声细语,温文尔雅更兼博学广读,以身为教,对陆恒修也甚为器重,奉为得意门生。如何为人,如何为官,如何方为君子,均是顾庭筠言传身教,便是心中的烦恼也总乐於去跟这个老师说。二人之间说是师徒,却qíng意深厚,仿若父子。

  “为人臣子,不过求一个对天、对民、对己都问心无愧而已。”言犹在耳,斯人却转眼成了另一番面目。

  目光落到手上的供状和书信上,人证、物证均指顾庭筠为所有涉案之人的幕後靠山。陆恒修不禁一阵晕眩。

  “朕也是前两天得的信,那时候只是猜测,就没告诉你。”宁熙烨看著陆恒修惨白的脸色,目光甚为担忧,“可现在,往来的信件、口供都有了……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