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络用帕子擦着汗,道:“骂就骂呗,反正已经出去玩过了,给骂一顿也不亏了。”
我微笑道:“娘娘不会怎样狠骂我们的。皇上把我们给了她照管,我们出宫之事如果闹得大了,给皇上知道,她也有不是。自然多半会帮我们隐瞒下去的。”
我回头问剪碧:“皇上没来过吧!”
剪碧道:“刚吃了饭就过来了,没说两句,长安令有急事求见,立时去了,倒还没顾得上问起三位姑娘哩。”
我一怔。这个长安令,倒也xing急。
再一想,迟则生变,长安令既肯公然帮助苏勖拿人,自是忠心不二的魏王一党,抓到了太子心腹的把柄,自然要尽快将事qíng上达天听。若不及时上报,太子一cha手,或是有了其他准备,只怕就晚了。
不知李世民会如何处置此事。但我估料,这一局,魏王是赢定了。那一位相貌绝美的少年,只怕已经huáng泉路近了。
我们三人蹑着脚步,缓缓步进风华院,一眼瞥见杨淑妃正以手支头,歪在窗下榻前,阖着双目,似已睡着了。宫女们甚少,只一个拿了拂尘立在杨淑妃身后赶虫子,另一个跪在地上给杨淑妃锤着腿,却有气无力的,细看去,分明正打着瞌睡。
正要悄悄绕过去,杨淑妃呻吟般地吐了口气,道:“三位姑娘,这边来。”
杨淑妃并未睁开眼睛,但这里能让杨淑妃称作姑娘的却只有我们三个了。如果不是她吐字散漫却极清晰,我几乎以为她是在说梦话了。
面面相觑片刻,我们只能慢慢挪了进去。
香炉里依旧是清新的香料,香烟缭绕,萦画着如丝如缕的淡烟,一圈一圈向上卷着,然后化作细细的芳香,消逝。但在这令人困顿的夏日午后,这细微的芳香所能起的作用,却极是有限了。
杨淑妃有些无奈似地叹了口气,问道:“外面很好玩么?”
络络咕哝道:“当然比宫里好玩多了!”
我忙道:“听说庙中大佛极是灵验,所以我们也去求了几签,淑妃娘娘身子弱,也给淑妃娘娘多磕了许多头。”
杨淑妃道:“只是求了求佛么?”
杨淑妃能在宫中立足这么多年,又生有吴王李恪那样英明神武颇肖李世民的皇三子,自然有她的根基与班底。国破家亡,委身新朝之君,她的城府与智慧,也绝不会如她外表那般柔弱。何况李世民匆匆而去,杨淑妃不遣人去打听底细才怪。算来她应该早知我们与称心冲突之事了。
我低头道:“我们无意遇到了太子府的一个少年,闹了些不愉快。”
杨淑妃的那似蹙非蹙的细细眉儿挑了一挑,眼中漫漫涌过茫然般的雾气。
“哦,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你们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一点。”杨淑妃立起身,用手绢隔了,轻轻揭开香炉的青铜盖儿。
宫女们忙将香料盘儿递了上去。
杨淑妃用她依旧光滑如玉般的纤纤手指拈起两块,置入香炉之中,又用火拨儿拨了一拨。氤氲的烟气腾腾蒸起,掩得杨淑妃的面容都看不真切。
袅袅烟气中,杨淑妃的声音也有些缥缈,如叹息一般:“我的恪儿,也该回来了。”
也许是因为提到了太子,杨淑妃终于忍不住提起自己的儿子了。
皇三子吴王李恪,声名甚佳,也深得唐皇欢心。此时正奉旨巡边,探查着大唐朝日益稳固的大好河山。
这又是一个传奇一般的皇子。后世的许多人都说,如果是李恪当上了皇帝,武则天之事,是万万不会发生的。
可惜,李恪,是隋炀帝的外孙。
杨淑妃柔弱的面容终于在烟静火熄之后显露出来,带着一丝温柔笑意,道:“到时候,你们就可以看到他了。”
她的眼睛从我们脸上转过,如丝缎般安静柔滑。转到我时,微微顿了一顿,低头一笑,柔媚自生,我见犹怜,再看不出是个将近四十年的中年妇人。
这种眼神,显然有所意味,我却迷惑了好久,也解不过她的意思来。
杨淑妃却回了头,道:“我却乏得很了,回卧室去躺躺。你们且预备着,见了皇上,有什么便说什么,皇上甚是纵爱你们,想来也不至责怪。”
宫女们忙为她掀开帘儿,让她懒懒踱了进去。
丝质的绸裳垂在地上,拂着淡翠的轻软宫绦,飘浮摇曳在朱红的地毯上,映得那绝色的迟暮美人,更是飘逸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