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晚·帝宫九重天_作者:寂月皎皎(142)

2016-11-25 寂月皎皎

  我沉默许久,答得依然艰难:“那个……我的确想不通。也许,只是生死关头的神来之式?”

  淳于望便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按着胸口的伤处呛咳着。他道:“神来之式?你长得和盈盈一模一样,

  并且年貌相当,是神来之人?你做的只属于盈盈记忆的梦,是神来之梦?晚晚,你何等聪明之人,这中间

  的蹊跷,你当真看不出?”

  我越发头疼得厉害,忍不住伸出撑住额,才觉出指尖已是冰凉,甚至连掌心都是凉凉的,腻着汗意微微地

  颤抖。

  他抬手,为我添了点茶,又把他自己的茶盏添满了,才道:“你愿意听我讲一讲,我和盈盈的事么?”

  我略感不耐,说道:“当日在轸王府,你不是都讲过了?”

  “那并不是全部。”

  “哦?”

  “还有一些……我和她在狸山定居以前的故事。”

  惹香尘,江南柳青青(四)

  我喝了半盏茶,心神安定了些,才道:“愿闻其详。”

  不可解之事已太多,即便我敢肯定,我并不是盈盈,我也想知道,我跟那个盈盈,以及跟眼前这男子,到底有着怎样的夙世纠缠。

  我应下,他却似沉吟了。拉了拉又要脱落的披风,他支着额,眸光缥缈着,许久才道:“其实,当年bào发山洪的地方,不是狸山,而是万佛山。我是在那里救起了盈盈,并且……在那之前,我已与她相识。”

  狸山和万佛山相距不远。

  岳州地震时,狸山安然无恙。

  山体崩塌并bào发山洪的地方,是万佛山。

  淳于望为避免卷入南朝纷争,借口为李太后祈福,当时已在万佛山修建jīng舍隐居了好几年。

  当然,说是隐居,有时也会四处走走,名义上寻仙问道,不过和高僧或道长们谈论谈论佛理禅机,实则在黎宏和一众前朝遗民的支持下暗中积蓄力量。

  他的母妃从国破家亡中过来,他自己也是如履薄冰般在南梁皇宫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本不愿再卷入帝位之中,只是黎宏等一力撺掇,不由地也在暗中筹谋,至少也需培养起足以自保的力量。

  淳于望便是在一次访友后回到万佛山的途中,遇见了盈盈。

  她穿着浅灰色僧袍,裹着禅巾,虽然才不过十四五岁年纪,却容色美丽,眉目英气,板着张小脸跟在一名中年师太身畔行走,看着要多奇异有多奇异。

  但她一路被人侧目而视,居然视若无睹,偶有胆大的好色之徒走得近些,尚未开口,她便手按剑柄,冷颜嗔视,却又有着和出家人那种温和淡定截然相反的凌厉杀机,令人不由地避而远之。

  她们行走的方向,也是万佛山,正和淳于望一个方向,有意无意间,总能在路上遇到。

  也许,开始是无意,后来则是有意。

  这样美丽独特的小尼姑,即便淳于望不好奇,能常常看几眼,也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想着这少女如此年少美丽,可能会在佛门青灯huáng卷相伴一生,他实在觉得惋惜。

  终于有登徒子色胆包天打上了这对异地来的师徒的主意,淳于望还没来得及出手,那师太便已挥动拂尘,轻而易举便把人打得落荒而逃。

  夜间,这登徒子暗中领人过来,却拿了迷香打算把这师徒俩迷晕再行事了。

  他早已留心,正待过去通知她们时,那少女不知从哪里窜出来,只一掌击过去,便把那登徒子打得晕过去。

  里面师太在问道:“谁?”

  少女清亮亮地回答:“师父,是我。正赶一只大老鼠呢!”

  屋里便没了声音。

  月色下,那少女顽皮地吐了吐舌头,美丽的面庞更是灿如chūn花,皎洁如玉。

  淳于望看得发呆时,她已拎起那登徒子,一跃便跃过了客栈围墙,奔到不远处一个荒废的土地庙中。

  那跟着登徒子前来的人畏惧师太,不敢在客栈动手,却在土地庙附近奔袭过去,要救下那登徒子。

  谁知这少女身手也高,很快便将跟来的两人打得倒地不起,都解了腰带捆得紧紧的,拖到庙里。

  少女笑道:“想暗算我?打量我是师父那样的好xing儿,把你们赶走了事?说说看,你们几个打算怎么死?”

  登徒子见形势不对,急急乞饶。

  少女才沉吟着说道:“好吧,我也不拿你们怎样,你们打算怎么对我,我便怎么对你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