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养儿记事_作者:骨生迷(227)

  也是,这件事本就是自家孩子引起,贵和长公主又是那么骄矜的xing子,多半是不会同自己道谢的。能主动开口留饭,也算是非常大的进步了,这么想着,郑绣的心qíng也越发轻快。让人去浩夜堂通知了一声后,她就在桌前坐下了。

  长风苑的饭菜的jīng致程度,自然不是大厨房可以比拟的。几道菜肴羹汤不论是卖相还是口味,都是无可挑剔。郑绣胃口大开,用了整整一碗饭。

  那边贵和长公主才用了几口,见她已经吃完了一碗饭,凉凉地道:“你倒是好胃口。”真是没见过哪个世家大族的小姐太太这样能吃的。

  郑绣不以为意地笑道:“是啊,我胃口挺好的。”反正胃口好吃得多,在她看来不是什么丢人的事qíng,能吃是福嘛!

  ☆、第一百二十三章123

  贵和长公主打小被先帝捧在手心里长大,后来等她稍长一些,先帝还破格把她带到了御书房,和皇子们一起上学。那时候讲课的是老太傅,还有就是当世大儒邹先生。

  邹先生颇有风骨,祖上也是出身簪缨世族。可前朝因为族中文人一篇批判当时风气的文章惹了麻烦,整个家族被迫迁徙到了不毛之地。

  先帝继位后,彻查了前朝不少冤案,也把邹先生家族这件案子给翻案了。

  邹先生虽然算是半个世外之人,但感念先帝的恩德,亲自上京谢恩。

  先帝一见之下,惊叹于他的风采和才华,邀请他留在宫中。

  邹先生知恩图报,便答应了下来。

  不过那时候在上书房的适龄孩子只有大皇子,二皇子和贵和长公主三人。他便只收了他们三个当入室弟子。

  邹先生虽然当初只在皇宫里留了五年,但多年来一直对当今和贵和长公主十分挂心,多有书信来往。

  听闻贵和长公主遭此大难,老先生不辞辛苦,从千里之外赶来了京城。且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一直到他的马车到了庆国公府门口,书童拿着他的名帖递给门房,门房转送入了长风苑,贵和长公主才知道恩师已经到了门外。

  她不良于行,当即便让屋里辈分最高的老嬷嬷前去迎接。

  老嬷嬷和邹先生也算旧相识了。

  邹先生已经下了马车,侯在门口。

  老嬷嬷带着丫鬟前来迎他,道:“劳邹先生久候,公主已经在里头候着您了。”

  邹先生青衣木履,一身宽大道袍,一头银发挽成发髻,用一只样式古朴的木簪簪着。看起来jīng神矍铄,仙风道骨。

  “秦嬷嬷,多年不见,嬷嬷倒是看着依旧康健。”

  老嬷嬷比她虽然年长些,但到底是下人,得他这样一句话已经十分高兴,笑道:“老先生挂怀了,先生风采也是依旧不减但年。”

  说着话,便把邹先生引了进去。

  邹先生如走在自家后院一般闲适悠然,但也不免感叹道:”上一回进京还是公主生下小公子之时,一别多年,物是人非。“郑绣这天依旧在长风苑待命,听说贵和长公主的恩师特地来看她了,她也十分识趣儿地起身告辞。她和秋蕊jiāo代了两句,出来时恰好和邹先生迎面遇上了。

  老嬷嬷介绍了他们二人的身份。

  郑绣对着邹先生福了福身,道:“久闻邹先生大名,今日一见,先生风采真是耳闻不如相见。”这话倒不是恭维,郑仁对邹先生就很推崇,郑绣曾多次听到他爹提起。邹先生穿着朴素,但举手投足之间的气度确实叫人见之难忘。

  邹先生侧身避过,虚虚一拱手,道:“二太太多礼了。”

  两人也不寒暄,就此擦身而过。

  郑绣走出几步,忍不住再回头看了看。这就是当世大儒啊,眼下这时代对文人的推崇相当于现代粉丝对明星的态度了。这邹先生绝对是天王级别的了。

  当天晚上,薛直从外头下值回来。

  郑绣就拉着他说:“我今天看到邹先生了。邹先生你知道吧?当世大儒,时代隐居的那位。啊呀,这大儒的风采就是跟常人不同。”

  薛直好笑道:“我虽然读书不多,但邹先生的大名还是知道的。邹先生虽然做事低调,可他一进京,他的行踪就在外头传开了,我回来前就听说了。你看着吧,明日开始咱们府上便要宾客盈门,门庭若市。”

  “全是冲着邹先生来的吧?不过他不是为了来探望贵和长公主的病么?那些人就算再孺慕邹先生,也不至于一股脑儿地涌上门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