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养儿记事_作者:骨生迷(3)

  郑家老头老太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早些年闹饥荒,又兵荒马乱的时候,饿死了一儿一女,就剩下两个儿子。

  就是排行老大的郑绣她爹郑仁,和她二叔郑全。

  她爹是有个有出息的,考了个功名。早些年还在京城里做了个不大不小的京官。她二叔就有趣了,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早些年闹着分家。郑老头郑老太扭不过他,咬着牙把家分了。

  没出两年,她二叔就把那点田地全败光了,又缩回去跟老头老太一起住着了。现在种着父母和大哥的地为生。

  小儿子不出息,二老没少为这个生气。

  郑绣也大概知道爷爷奶奶留下的那点田地,多半也还是要给二叔的。

  那些东西是爷爷奶奶自己的,怎么分,权看他们自己的想法,郑绣没有意见。

  可分到了自己家的东西,那她也没有再拱手送人的理儿!

  郑绣就挑着眉,抱着手臂,不冷不热地看着朱氏。

  朱氏被她看着有些心虚,口中还qiáng辩道:“难为人家也不在乎你这‘克夫'的名头,你可得想好了,错过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

  没错,郑绣前头订过两门亲事。

  不过那是原来的郑绣了。

  一门是郑绣她爹在京为官时,给她订的娃娃亲。对方也是官家。

  后来她爹致仕回乡后,两家相隔甚远,渐渐减少了联系。

  待郑绣十岁时,郑仁托人上京,方得知那家人卷入了朝堂争斗,满门抄斩。坟头糙都半人高了。

  于是郑仁又重新帮着物色了一家人。

  是他的一个得意门生,少年英才,天赋极佳。

  郑仁都谓他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那少年确实天纵英才,十几岁就考上了秀才,还受到一方大儒赏识,收为门生。

  只是此后,那少年就变了副嘴脸,带着家人亲自上门退婚。

  听说是要求取大儒家的姑娘了。

  那吃相,可着实难看极了。

  退婚回去的路上,少年一家却遭遇了山匪,一家子都搭上了命。什么天纵英才,什么飞huáng腾达,都化成泡影。

  就因为这么两桩婚事,郑绣的‘克夫’的名声就传得愈演愈烈了。

  也因为这个,小姑娘忧思忧虑,没多久一场风寒,演变成一场不退的高烧,夺去了她的生命。然后就有了穿越而来的、现在的郑绣。

  郑绣本要刺回朱氏几句,却看自己的弟弟——郑誉急吼吼地小跑着过来了。

  她这天是来给二婶送东西的,马上就是腊八,家里不少学生送了腊八粥。郑仁就让她给送过来了。

  郑誉跟二叔家的小子不对付,因此鲜少过来。

  此时他匆忙而来,自然是有事。

  隔着老远,郑绣就喊:“跑什么跑?后头有狗追你啊?!”

  这弟弟七岁多,顽皮的不得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郑誉跑到她跟前,喘着粗气道:“姐姐,不好了,奶奶卖狗去了!”

  “卖狗?卖什么狗?路边捡的狗啊?”

  爷爷奶奶跟二叔一家住在一起,家里余粮人都快养不活了,更别说养狗了。

  郑誉急的抓耳挠腮,“不是,是要卖咱家的狗!”

  郑绣这下子就待不住了!

  她半个月前在家门口捡了条通体乌黑,油光水滑的黑狗,立耳垂尾,目光如炬,看着有些像现代的láng狗。

  初时她当时还有些害怕,还叮嘱郑誉出入时一定得多加小心。

  那láng狗趴在她家门口不动,也不知道是饿着还是怎么的。

  郑绣就想着快点把它打发掉,从梁上摘了一节腊肠扔给了它。

  没想到那黑狗吃完腊肠,更是不走了。每天就在她家门口盘桓。

  后来有一天,郑誉同村上的小孩打架,一直打到家门口。

  那黑狗不知从何处跃出,对着那几个孩子一顿狂吠,吓得那些孩子作鸟shòu状四处逃窜。

  有个孩子吓软了腿,根本没力气跑开。

  眼看着黑狗就要扑上去,郑绣急急地从家中赶出来喝止。

  那狗却通解人xing一般,本来还凶神恶煞的,忽然就绵软地呜咽一声,又趴回门边去了。

  不说郑誉,便是郑绣都要夸它是一条好狗了!

  郑誉央着他姐养下黑狗,郑绣想着她爹在镇上教书,隔几日才回来一趟,家里就她和弟弟,虽说二叔家离这也就几步路的功夫,但打心底是不愿意同二叔多来往的。养条狗,的确是看家护院的不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