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夕阳西下,车队要开始扎营了。
那些郎君姑子,每个人都带了大量的护卫婢女,因此他们只是一声令下,便有人忙碌起来。
卢萦没有在外面行走过,也不做扎营的准备。她打算今晚睡在车
在她下来时,众人已燃起的火堆,煮起了晚餐。
卢萦吃了几口gān粮,便在这靠近树林的山丘旁走动起来。
看着她一个姑子,却自自在在的,真如一个男子一样看来看去,好一些姑子都低头哧笑起来。
卢萦听到了她们的哧笑,她没有理会,而是继续行走着。一边走,她一边把众人营帐的位置,马车的停放,婢仆们说的话,还有他们的神态表qíng,树林中的脚印,一一收入眼氏。
围着树林走过后,卢萦走了出来。而这时,两个姑子拦在她面前,咯咯笑道:“你叫阿萦吧?阿萦啊,你这般查来查去,可查到了什么?”话一说完,她自己乐得笑弯了腰。
另一个姑子站在一侧没有说话,只是抿着嘴笑着。站在这姑子后面的婢子,则凑兴着笑道:“卢姐姐这个样子,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你是常年在外面行挥打仗的大将军呢。”
她这话一出,又是一阵笑声传来。
在众女的嘻笑中,卢萦微微抬眸,她的眸光瞟过聚在一起的众仆人,在其中几人的身上瞟了一眼后,又回头看向那些载送东西的驴车。
目光扫过其中两辆驴车,卢萦这才回过头来。她微笑地看着几女,点了点头,说道:“几位说得对,我是闲着无聊,走走罢了。”
说罢,她越过几女,走向她的驴车。
☆、第八十四章
几女目送着卢萦修长挺拔的背影,同时轻哼一声。
她们都看不过卢萦。
因为她们实在想不通,卢萦的自信和底气从哪里来。在她们想来,世间的贵族和庶民有天壤之别。而贵族之所以是贵族,那是从小耳濡目染,一衣一食的jīng养,奴仆成群的奉迎才养成的自信。而这卢氏女,竟是自信更胜过她们。
所以,她们实在想不明白。
她们自是不会明白,卢萦的自信来自于对世事万事的通透,那是她受伤后便拥有的通透。从她醒来那一刻起,她便觉得这天地间的一事一物,都是那么明明白白。她甚至觉得,很多事qíng,只要自己想,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成功。
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通透,自信,畅达,佛家称做:提瑚灌顶。
指被灌输了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清醒。
不过此时,佛教还没有在中原大地流行,得等过了几百年后的南北朝时期,才会在一本叫做《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中说道:“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提瑚灌顶。”
没有理会身后不时传来的哧笑声,卢萦来到停放车辆的地方。
此刻,夕阳渐渐西下,淡淡的夜幕廾始笼罩在天地间,天边处,淡淡的明月升起,数颗星辰点缀其侧。
仰头chuī了一会风,卢萦没有上驴车,而是闲庭散步般,又围着一众车辆转了一圈。
转着转着,一个少年仆从跑了过来,他朝着卢萦行了一礼后,唤道:“卢氏娘子,我家主人让你过去坐坐。”他朝身后一指。
卢萦顺着他的手势看去,却是那山丘上,众少年少女已生起了火堆,各自按家族和亲疏围聚成堆。燃烧的火焰照在一张张青chūn的脸上,烹着ròu汤的大鼎上散发着阵阵白气。
卢萦恩了一点,点头道:“多谢。
”她提步走近。
远远看到卢萦走来,莫远忍不住说道:“这卢氏娘子,长得真不错。”说到这里,他瞟向一侧的王尚,忍不住凑了过去,低声说道:“阿尚”白日里你凑在她的车旁说什么了?怎么回来后脸色一直不好。”
见王尚沉着脸,莫远嘻皮笑脸地说道:“你莫以为大伙没有看到,小心阿缇又要发作卢氏娘子。”顿了顿,他又奇道:“阿尚”这卢氏娘子人才再好,也不至于你和阿澈都陷下去了吧?你且说说”你是怎么看她的?”
王尚哼了一声,没有回答他。只是他的眼角,已投到越来越近的卢萦身上。
淡淡的月辉下,一袭银白衣裳,姿容出众的“美少年”还是挺引人注目的。看着她越走越近,王尚举起酒盅,仰头一饮而尽。
就在好一些人等着卢萦过来,好一些人又准备发作于她时,走到离众人只有二十步处的卢萦”身子一转”顺着一条小道步入了山丘下的平原处,顺着那条小溪走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