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点头,“正是,待纺出一斤线后,上机便能织出一匹与这一般无二的细软白叠布。”
院子顿时一片热闹,又要自己动手来试的,有问这白叠去哪里卖的,也有聪敏些的妇人高声问道,“这净白叠又该去何处买?”
众人顿时安静了下去,正是,若无这种净白叠,只怕布是纺不出来的!
琉璃笑道,“这净白叠是将寻常白叠用机车细细处置一遍才能得,三斤半白叠朵子方能出一斤。只是那机车都极为昂贵,要数十缗一套,如今每村由村正做保,官家贷给村正一套,大伙儿种了白叠,便可拿到村正这里来处置,只是每出一斤净白叠,要出三十钱工钱与村正。”
一斤净白叠要三十钱,这般花上半个多月工夫,织成了白叠布便能换成一缗钱,便是不用来织布,做成袄子被子,不比如今的qiáng得多?众人看着庭院中的纬车织机,心头都暗下决心,回去便要将家中的旧机子找出来,明年更要种上几亩白叠。这一亩白叠能出七八斤朵子,足够织成两匹布,若是多种一些……头脑灵活些的妇人算清了这笔账,脸上已满是笑容。
琉璃看着众人的脸色,心里暗叹了一声,微微扬起了声音,“只是这处置净白叠的机车一日也不过能出一两斤,因此每家每户最多也能种上两亩,却不能因这白叠利大,便不种粟麦了。这些事qíng,大伙儿只怕还要跟当家的商议商议才是。”
这些妇人们有的依旧兴奋,有的则有些失望,待得她们议论纷纷的走出院落,琉璃也返身进屋,喝了几口清水。关于白叠布的这些花样都是麴崇裕想出来的:村正们可通过轧车弹弓一日得上三五十文,自会千方百计的保守秘密,而每村按户数严格控制轧车的数量,一则不至于影响了粮米的收成,二则也让白叠布不会因为产量不过多而跌价,保证了麴家工坊的利润——这只孔雀做起生意来,头脑当真是要得!不过,明知他打的算盘,琉璃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无论是身为长史夫人,还是麴家工坊的合伙人,都无法提出任何异议……
又过了一刻多钟,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响,麴崇裕与周村正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周村正见了琉璃满面是笑,“还是夫人的主意好,若不是这些妇人们去得快,今日这杂役分配也不会如此顺遂。”
琉璃点头笑了笑,没有做声。是啊,这好端端的让全村男子都服上一个多月的杂役,帮官府运送军粮,谁又会真正乐意?可若官府同时又给了大家一条新的生财之道,这种不乐意自然也会变得淡薄些。若非如此,麴崇裕又何必挑着最刺头的这些村落,让自己来搞这一出亲民表演?
可西州不过三四万人口,即便像如今这般全民动员,要支撑起十万大军的粮糙后勤,也极为吃力……麴崇裕在西州都是一日日的马不停蹄,不知道裴行俭在军仓那边调动着三州的民夫车队,支撑着十万将士和超过十万匹战马的嚼用,又会是怎样一副qíng形?
琉璃一时心qíng低落,压根没注意到,身旁的云伊不满的看了麴崇裕好几眼,后者却仿佛根本没看见她一般,漠然的转过头去。
在这日复一日的忙忙碌碌、东跑西颠中,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转眼便入了十一月,离裴行俭所说的回转西州的日子越来越近,琉璃拿着新出的净白叠给裴行俭做了两件冬袍,只是冬至节这一天,曲水坊的裴宅没等来裴行俭,却等来了身上血迹斑斑、满脸失魂落魄的米大郎。
第63章怛笃血雨西州腥风
冬至大如年。
西州民众原是以汉人居多,那些名门大族又讲究魏晋遗风,每年冬至时分,自是别有一番热闹景象。只是显庆元年的这个冬至,整个西州城里,却看不到往年里屠羊杀牲的欢欣喧闹,街上的行人来去匆匆,连壮年男子的身影都难得一见。
西州都护府的门口,那张征发全州丁男中男轮流勤军的告示,依然张贴在最醒目的位置,而往年此日早该休沐的官员和差役们,却是进进出出的忙个不停。
琉璃倒是偷了一日的清闲,想到许久不曾见过康氏,午后便带上节礼去了隔壁坊的安宅。康氏身子已明显变得笨重,一见琉璃便快步上来拉住了她的手,“才几日不见,你怎么便瘦成了这般摸样?也不多自己保养着些!”
琉璃只能叹气,这般寒风凛冽的冬日,她也只想舒舒服服在家中窝着,奈何有些事qíng,却不是她能心安理得躲开的,就如安三郎,不也是已然两个多月不曾归家么?不过,看着康氏那隆起的肚子,听着她低声细语的熟悉絮叨,琉璃这些天来一直都有些烦闷的心qíng却突然安宁了下来。待进了里屋,只见满chuáng都是jīng致亮丽的小衣裳,忍不住笑道,“怎么都是红的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