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三郎这才松了口气,想了想又紧张起来,“此事麴都护可曾知晓?王总管既然把九郎送回西州,多半是不想因九郎之事让李郎将生出二心,再者只怕是知晓九郎与世子不睦,想借刀杀人!”
琉璃沉吟片刻才道,“麴都护与世子都不糊涂,此事阿兄都能看出来,他们自然也能猜到,又岂肯拿自己的名声去做他人手中之刀?只是麴家老幼妇孺都在长安,他们也不敢公然得罪了程将军等人罢了。”
安三郎点了点头,眉头却依然紧紧皱着,犹豫了半晌还是道,“你有所不知,王总管的那些亲兵十分凶横,九郎那边我不知晓,可他们扣了我的头一日里便是水米不曾送一口,放下话让我好生想想,莫自寻死路,还是军仓将士后来闹将起来,他们才不敢太过。如今这一路之上,没有旁人牵制,也不知九郎他过得如何,到了西州之后,麴都护若是怕得罪了那些将军……就算圣旨不日便到,这段日子又该如何是好?”
琉璃一颗心不由紧紧的揪了起来,她也一直在担心这个。麴家既然不肯公然出面,大概也不肯像军仓李郎将般公然维护裴行俭,旁的不说,王文度若是下令让苏南瑾来“协助”审问他……她念头数转之间,已拿定了主意,深深的叹了口气,“麴都护的xing子虽是怕事,多半也不愿真的为难了守约,咱们,只要给他寻一个理由便好!”
……
那队盔甲鲜明的军士刚刚过了南面河谷上的那座石桥,琉璃一眼便看见了队伍中的裴行俭,身上穿的依稀是她一个多月前亲手做的那件松绿色夹袍,远远看去,他的身姿依旧有份鹤立jī群的挺拔,夹杂着褐色衣袍的军士之中,仿佛倒是他率兵归城一般。
到了南门前的河岸上,眼见裴行俭与骑兵们一道下了马往西州城门而来,琉璃这才看清,他的整个人明显消瘦了许多,脸上的轮廓比以前锐利,神qíng是更是让人陌生,那种掩盖掉所有qíng绪的沉静,深得有些令人心惊。琉璃的眼中,一时再也看不见别的东西,只知道他的头发被风chuī得有点乱,他的眉宇间有一丝倦色,他的……心口有一种酸热的东西涨得太满,直往眼里涌了上来。
裴行俭显然也看见了立在差役和西州百姓之中的琉璃,似乎有些意外,脚步微微一顿,随即脸上便露出了笑容,温暖明亮,一如往昔。
这个笑容似乎有种奇异的感染力,琉璃听见身边的西州人蓦地爆发出了一阵欢呼,xing急些的人便涌了上去,她的眼前人影晃动,顿时挡住了那个挺拔的身影。
“裴长史!”“裴长史你终于回来了!”七嘴八舌的问好声一时响彻山谷,夹杂着几声紧张的低喝,“退下!”“都退下!”
琉璃却只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多谢各位父老,请稍安片刻!”他的声音依然清朗,带着份令人安心的沉着。琉璃低下了头,紧紧咬住嘴唇,忍住了眼中的酸涩。
人群突然静了下来,随即往两边一分,琉璃的视野里出现了一双眼熟的六合靴。她猛的抬起头,那面带微笑从人群中一步步向她走过来的,竟然是裴行俭,他的每一步走得都不快,却带着一种任谁都无法阻挡的坚定,在离她不到半步的地方才停住了脚步,低头深深的看着她,轻声道,“你放心,我不会有事。”
琉璃眼里的雾气还没有散,嘴角已慢慢的扬了起来,“你自然不会有事!”她走上一步,伸手包上了裴行俭已握成了拳头的手,“走,咱们回家!”
裴行俭明显的怔了一下,还未开口,身后的西州人已哄笑着围了上来,拥簇着两人往西州的城门走去。
他们的身后,那位校尉早已看得呆了。适才裴行俭突然出手分开他们走向西州人群时,他才蓦然意识到,这个一直温和沉默的文官,绝不像他看起来那般儒雅无害,而一入西州地界后,路上遇到的所有西州人听到“裴长史”三个字后露出的那种崇敬和此刻人群的狂热,让他不知为什么竟是一阵心虚,一时竟是不敢再去阻拦,但若是让裴行俭就这么凯旋般的回了西州城……他不由皱起了眉头,厉声喝道,“站住!”
在一片欢天喜地的喧闹声中,这个刺耳的声音似乎完全被淹没了,只有几个落在后面的西州人回头看了他一眼,有人冷笑了一声,“不站住又如何,你们还能屠了西州城?你们这些杀人掠货的贼子,还是滚回去听候圣上发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