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日话少,此时却是满脸笑容地一口气说了下去。阿燕并不搭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韩四的声音不由越来越小,终于肩头一垮,垂着眼皮低声道:“今日真是最后一日了,我明日便让她把这两天落下的功课都补上!”
阿燕沉默片刻,才淡然道:“你若觉得等阿七长大了,也和康家那些小娘子们般随便嫁个相熟人家就好,自有父兄族人一生一世帮她撑腰,那从今日起,我便把这些本子书册都收了,再不bī着阿七认字背药名,如何?”
韩四脸色更是汕讪的,连连摇头:“我不是这意思,求人不如求己,阿七虽是女儿家,也要学些本事才好。你莫急,阿七最像你,聪明得很,学什么都是一学就会。横竖她现在还小,日后咱们抓紧些就是了。”
阿燕声音里顿时带上了两分薄怒:“九岁了,很小么?阿飞在她这么大的时候,药方都能默写多少了,你不还嫌着他底子打得不够扎实?女儿家能留在家里学本事的日子又短,她这样疯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入门?”
韩四不敢多说,半日才嘀咕了一句女儿家要学的原也少些……”
阿燕眉头一挑,正想开口,帘外却突然传来了一阵清脆而急促的脚步声,韩四忙站了起来,刚叫了声“阿七”,门外响起的却是小婢女呼哧带喘的声音:“外头有个何家的找阿郎,说是他家那位病人有些不好了!”
韩四怔了一下,脸色顿时变得肃然,几步走到门后拿起了外袍,口中吩咐:“知道了,去说一声’我马上就到!”
阿燕转身从shòu头柜拿出了药囊,上来帮韩四系上腰带,口中便问:“是哪个何家?我去叫阿飞赶紧换衣服!”
韩四摇头:“你不认识,是崇化坊那边新近找到我的一个商户,不用叫阿飞去了。”
阿燕吃了一惊:“新找到你的商户?难道那边又出了什么背时的行户?”他们这次回长安,依旧在安家药铺里当着坐堂医师。因为安家舅爷们如今已是西市几家行会的行老,有救济行中商户之责,这两年韩四也接过几次救急的活儿。只是商户们到了等救济的份上,多半都已病入膏肓,给他们看病,出力不挣钱也罢了,往往还有一堆麻烦,韩四偏偏又是个糊涂心软的,若不是去年连着“好心”了两回,这个冬天家里钱粮上又何至于如此紧张……韩四依然摇头,微微低着的脸上看不出神色如何,语速却比平日更快:“不是那些行户,回头我再跟你讲。”说完也没拾眼,转身就走。
阿燕心里一沉,忙两步上前拉住了他:“你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人?你可别再犯糊涂!”
韩四gān笑了一声:“我知道,我知道!真的就是个寻常商户,既然过来找我了,总得去看看再说。这次绝不会有旁的事的,你放心吧。你们待会儿先吃,莫要等我!”说完竟是拉开她的手,匆匆走了出去。
阿燕追到门口,却见东厢房的门帘一动,却是韩飞挑帘走了出来。大约早已听到院里的动静,他身上的冬袍已穿得整整齐齐,迎头遇上韩四,叫了声阿爷!”
韩四冲他一摆手:“不用你去了!”脚下却是一步未停走得飞快,眨眼间身影便已消失在院门口。
韩飞呆了片刻,回头瞧见阿燕,几步走了过来:“娘,阿爷这是……”他今年还不到13岁,个子已快赶上阿燕了,眉目神态跟阿燕也有五六分相似,平日里看着比韩四还沉稳两分,只是此刻满脸迷茫,倒是添了几分孩子气。
阿燕忙问:“这些日子你不是一直跟着阿爷么?可去过崇化坊的什么何家?”
“崇化坊?何家?”韩飞想了片刻,断然摇头,“没去过,也没听阿爷说过。不过,这些日子阿爷有时会让儿子多跟后面的老师傅们学制药,倒不是次次出诊都会带儿子。”
制药?哪有学诊脉学到一半又去学制药的道理?阿燕看着院门的方向,眉头不由越皱越紧。韩飞一眼瞧见,眉毛一跳,脸上立刻拉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阿娘不用担心,阿爷这几个月来做事谨慎多了,不是相熟的人家相请都不会上门去给人看脉的,那些不好打发的人家如今都是曹掌柜出面接待的,阿爷只是心软些,吃了亏之后自然晓得有些事是吃力不落好,再不会乱花钱。”
阿燕疑惑地看了韩飞一眼,却见儿子脸上那带着几分讨好的笑容倒像是直接从丈夫脸上扒下来的,顿觉有些好笑,沉了沉脸才道:“你以为阿娘是舍不得钱么?我是怕你阿爷搭上诊费药费不算,又接下一个两个什么波斯孤女回鹊孤女的,要真是如此,横竖你也大了,索xing也不用去求安家舅爷们送她们回乡了,直接留给你做媳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