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铁口直断平地惊雷
眼见已快到二月,大明宫的御渠边,那上万株垂柳却依旧半点绿意也无,在午后的淡淡阳光里,只有无数根光禿秃的柳枝随着寒风回dàng飘舞。
苏味道站在尚书省都堂的院外,瞧着远处的柳树,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也在乱七八糟地飘来dàng去,全然找不到个着落处。他烦躁地收回了目光,视线却又不自觉地落在院墙后那规制严整的深黑色重檐上,胸口更是一阵发紧:十年寒窗苦读,能不能换来个好前程,就看待会儿在那下头面铨的一盏茶工夫了,就看在大堂上坐镇的那位到时会扔下什么样的注拟了……随着一声声点名,他前面站着的人已是越来越少,而不时从门内鱼贯而出的选人,不是神色恍惚、脚步虚浮,就是低头不语、匆匆而去,苏味道的心头不由越缩越紧,正自一口接一口地深深吸气,站在他身边的士子却突然转头看了过来。
苏味道认得对方正是绛州进士王動,两人都是少年成名的才子,又是同年进士,自然早已相识。此刻瞧着对方微微翅起的嘴角,苏味道脸上不由一热,想解释两句又无从说起——难不成要告诉对方,堂上那位的铁齿之名绝非夸张,至少自己同住的几人里,得官不如意的固然神伤,前程称心的居然也是心有余悸,就像霍标,明明是得了大理寺评事这一等一的优差,回来后竟闷闷不乐,听说是得了句“须持公心,莫行捷径”,这种再寻常不过的提点,也不知怎的就扎到了他心里……念头急转之下,苏味道也只能尴尬地笑了笑:“苏某浮躁,让王兄见笑了。”
王動惊讶地挑起了眉头:“苏兄误会了,在下只是突然想起,还未问过苏兄在何处下榻,回头也好登门拜访。”
苏味道心里一松,脸上的笑容也自然了几分:“不敢劳动王兄。味道如今和几位好友在崇仁坊赁了处小院暂住,就在南门往东第二曲的头一家,却不知王兄……”
王勮叹了口气:“家严有令,命王某在长辈府上听候教诲。还是苏兄洒脱,寒冬腊月,与两三知己秉烛夜谈,把酒论文,当真是人生快事!”
原来是借住在亲戚府上,只怕还是朝中的哪位重臣吧?苏味道早知道王勮与自己不同,不但出身高门,更有个名扬天下的神童弟弟。眼下弟弟虽说因文生祸,被贬出了长安,名气却是愈发响亮了,连带着王氏兄弟都是人人高看几眼,也难怪他能如此气定神闲!苏味道心中多少有些酸涩,嘴里便道:“有长辈指点更是难得的福气,王兄气度这般沉稳,可见家学渊源。”
王勮笑道:“苏兄过奖,在下哪有什么气度,不过是生xing愚顽,自幼便被师长呵斥惯了,练就了面皮上的功夫,就算待会儿被官长们教训几句,也断然破不了功!”
他说得俏皮,莫说苏味道,旁边的人也都笑了起来。有人却低声嘀咕了一句教训也就罢了,若是进门就是一句‘此君眉间有异色,日内或有变故,且等上两日再说’,那才是……”
几个人顿时都变了脸色。此事自是人人都知晓,头一日面铨时,有位苏州选人就是迎头得了这么一句,结果一回邸店果真收到了父亲病故消息!
苏味道不由皱眉道:“兄台何出此言?”这不是咒人父母嘛!那位选人话一出口也晓得有些不妥,听得这句,一张方脸顿时涨得像块烧红了的烙铁,忙不迭团身作揖:“对不住对不住,刘某不敢冒犯各位,刘某是在说自己,说自己!”
这话就更不成体统了!苏味道翻了个白眼,默默地扭过了头去。旁人也是一头冷汗,只能装了个没听见。那位选人这才发觉自己又说错了话,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弥补,脸都快憋紫了。一片沉默中,院门前小吏的唱名声显得分外响亮:“绛州王動、甘州刘敬同、赵州苏味道……”却是已经到了他们这一组五人。
几人忙不迭地收起了面上的qíng绪,高声应诺,整理衣冠,鱼贯而入字排开站在了都堂的台阶下面。他们前头站着的是适才已过了面铨的几人,有郎官大步出来,高声唱注:“肃州丁斯同,注拟甘州仓曹参军;潭州huáng毅,注拟永州县丞……”有人躬身应诺,欣然受命,也有人怅然若失,抱手踌躇,大约是在犹豫要不要写张退官状,好在下次唱注时换了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