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幺娘奇道那夫人您……”
琉璃缓声道:“我要的,是他们也不能赢。”在朝堂上,裴炎名声人缘都极好,可在民间,谁知道裴炎是谁?相反,裴行俭断人如神、用兵如神的名声却早已闻名遐迩。这jian相谗害将军又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传统戏码,以今天献俘的声势、以麹家安家加上药堂义坊在市井里的影响力,她有十二分的把握,不用三五日,裴炎这名字在长安街头就会臭不可闻——市井之语的确不能影响朝政,却可以决定家族和个人的名声。就像在当年的酉州,裴行俭在高门大户中起初并无人缘,可到后来,谁又敢当众说他一个不是?
也许在朝廷上,她什么也做不了,但无论如何,她都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別人拿裴行俭当升官发财的梯子,却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更不能让他们得寸进尺,把整个裴家都踩在脚下,让三郎他们日后动辄得咎、举步维艰……抬头看着因日薄西山而愈发碧蓝的天空,她用力吐出了胸中的浊气,一字字缓声道:”我要的,是让那些欺rǔ他的人,身未败,名先裂!”
赵幺娘怔怔地抬头看着琉璃,那眼神,仿佛是第一次瞧见她。
日头一点一点地落了下去,整个裴府变得越来越安静,便是洒扫上的婆子走路也是轻手轻脚地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不久之前那贵客盈门、笑语遍地的景象似乎只是一场荒诞的梦,梦醒之后,满院寂寥,唯有几棵银杏红枫,在金红色的夕照里依然浓丽明艳,如火如霞。
一阵秋风chuī过,几片银杏叶打着旋儿坠落下来,琉璃抬头看着那蓝天之下仿若透明的满树明huáng,突然想起在很早很早以前,自己也曾看见过这样的huáng叶蓝天,然而记忆里的画面到底已经模糊了,也像一个遥远的梦。只是,在已经不会太远的路的尽头,自己又会在哪个梦里醒来?
不,她不要醒,在这个有他的世间,不管是美梦还是噩梦,她都不愿再醒!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有人飞奔进来:“娘子,娘子,阿郎回来了!”
琉璃呆了一下,提起裙裾跟着来人便一路跑了出去,刚到内院门口,抬头便瞧见了那个走进门来的熟悉身影。她脚下一顿,只觉得身子越来越僵,脚步越来越沉,没走几步,全身便沉重僵硬得几乎不能动弹。
裴行俭依然是一身戎装,除了下裳略有褶皱和灰尘,看去竟是整洁之极。看见琉璃,他伸手摘下了头盔,露出的面孔虽然多了些风霜痕迹,似乎还带着点苍白和倦色,神色却依然从容平和,嘴角甚至还渐渐露出了琉璃最熟悉的温暖笑意。仿佛他不是从战场归来,也不曾遭受任何屈rǔ,而只是寻常日子,散朝回家……琉璃心里酸涩得难以形容,眼前也是渐渐模糊,却怎么都舍不得移开视线。
裴行俭走上两步,伸手抚上了她的面颊,柔声道:“我没事。”他的拇指轻柔地抹过琉璃的眼角,拭去了那里积蓄的泪水,声音也愈发温和沉稳:“琉璃,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抬头看着这熟悉的庭院,看着从侧门飞跑过来的几个孩子,他低低地重复了一遍:“你们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第二十一章苍天有眼报应有时
被烛光映得微微发huáng的窗纸上,那个端坐在书案前的人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动过了。
九月底的huáng昏已很有些寒意,一阵阵西风穿过书房外的廊庑chuī在琉璃的身上,等她回过神时,才发现手脚都已被冻得有些发麻。
抬头又凝视了一会儿窗纸上的人影,她转身从青石路边的地面上一步步轻轻地退了出去。到了门口时,她向守门的书童招了招手,出门又往墙根走了几步,才对跟上来的书童低声吩咐:“再过两刻钟,你去叫阿郎一声,请他回上房用饭。”
书童对这一切早已习惯,点头领命而去。
琉璃站在墙根下,回头看着这个院子,一口气这才叹了出来,满心都是沉甸甸的无力。
那天他说了,他不会有事,这几天他也的确表现得若无其事,无论朝堂上如何一边倒地支持裴炎,就连跟他回京的程务挺和张虔勖都先后声称,阿史那伏念的确是被他们所bī而降,他也只是一笑而已:“他们都是我的副将,难不成我还要去跟他们争功,贻笑天下?”
可是,他一个人待在书房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要么是伏案疾书,不知在写些算些什么;要么就像刚才那样,手里拿着一卷书,却半天都不会动一下……“咚、咚、咚”,远处传来了一阵暮鼓之声。琉璃收拢思绪,正准备转身往回走,就见从大门方向突然快步跑来一人。琉璃认得正是平日在外头随身伺候裴行俭的小厮,忙迎上两步,低声道:“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