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侠记_作者:施定柔(35)

2016-11-07 施定柔

  陈大夫,名策字渐晖。外号“陈不急”。因为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对任何一个病人,或病人的亲属说“不急”两个字。

  “不急,不要急,急则生乱,这病早晚能治好。”这就是他的口头禅。

  他现在正在自己诊室外面的抱厦里来回地踱着步。

  抱厦通常是大夫们休息,商讨医务的地方。对面坐着他最欢的搭档,蔡大夫,蔡宣,外号“鬼指蔡”。慕容无风的弟子当中,只有他最年轻,也比慕容无风大三岁。

  蔡宣出生名医世家,祖上出过好几个太医院的首堂。据说他也是少年成名,非旦jīng通医术,于书画上亦造诣不浅,为人不免高傲放旷,也只有在慕容无风面前,才肯客气地说话。

  “你老兄已经在这里踱了半个时辰了。依我看,还是用我的法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接完骨再说。”蔡宣呷了一口茶道。

  “这个……他现在神昏目闭,痰喘鼻搧,久而不醒,醒而神乱,已是血瘀于内而坚凝不行之象,冒险施治,只怕难以回生。”

  “六脉已弦,何况内骨入肺,药书上怎么说?这是十不治之症,纵未即死,二七难过。不冒险又奈何?”

  “要是先生在这里就好了。”陈策叹了一口气。

  “还是不要告诉他的好。你还不晓得他的脾气是最见不得谷里的大夫被人欺侮。要看见自己的弟子被人打成这个样子,他不气得心疾骤发才怪。”

  “万一真的不治,岂不是更难jiāo待?”

  “总之是个死,还不如……”话音没落,门外传来轮椅转动之声。

  陈策喜道:“先生来了。”

  果然是他。蔡宣立即站起行礼。

  “什么qíng况?”慕容无风一边洗手,一边道。

  “险得很。四肢上的错骨都已接驳完毕,只是胸口上的肋骨有一支已刺入肺中,若是常人也挨不过两天,好在他少年气血充足,所以才挺到今日,不过现在淤血不行,呼吸困难,还是极为危险。”

  “用了什么药?”

  “人参紫金丹,万灵膏……,实在不行,独参汤。”

  “蔡大夫怎么说?”

  “学生以为所伤之处,多有关于xing命,如七窍上通脑髓,膈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入心,但其人元气素壮,若迅速接骨,使败血不易于流散,或可克期而愈。”

  “他的脸也被人打了?”

  “嗯。先生,先喝口茶罢。”蔡宣看着慕容无风的脸已气得煞白,连忙将一杯绿茶捧了过去。

  慕容无风摆摆手,走入室内,搭了一下病人的脉。

  “肺中的这根骨头现在无论如何得先拿出来。不然淤血会越集越多。”他说道:“接骨是必须的,但手法上要审慎,他原本元气充足,但大病几日,早已耗尽,一旦再伤,势更难支。何况他淤血不行,兼肝郁火,宜先用柴胡,huáng莲,山栀。不要误以为是寒证而投了热药。”

  “是,学生们见他胸部塌陷不起,因位居膈上,势成凶险,觉得难以入手。”

  慕容无风道:“到如今,也只能是qiáng而为之了。由我来罢。”

  苍白的手轻轻地探入病人的胸中,隔着皮肤,小心地,却是果断地推拿了一下,将断骨拿出,顺着经络,“喀”地一声接回了原处。随后他的手指飞快地移动着,“喀喀喀”几声,已将余下的断骨在一眨眼的功夫内全部接好。

  然后他道:“小心,他会吐血。”说着,好象已经料到有这么一着,他拿起一团纱布,病人头一侧,“哇”的一声,一口血正喷在纱布上。

  看在一旁的陈策和蔡宣都明白,虽然这只是几个动作,要做得这么快,又这么准,又这么轻,天下只怕就只有慕容无风一个人。

  蔡宣忍不住道:“先生。”

  慕容无风抬起头。

  “我想改行。小时候我父亲就告诉我,如果我做不了天下最好,就不还不如什么也不做。”

  “那你想做什么?”慕容无风淡淡地问道。

  “屠夫,您觉得这个行当如何?只用刀砍不用细看……”他的话还没说完,陈策已经笑得弯下腰去。连慕容无风也不禁莞尔。

  “这不是很难学的事qíng,慢慢学,早晚有一天你们都会比我还要快,还要准。”他慢慢地说道。笑的时候因触动了昨夜心疾发作时留下的喘症,不禁咳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