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躬身恭敬道:“公公援手之恩,必不敢忘,来日必当涌泉相报。”
得喜看了眼在一旁烹茶的英顺,淡淡道:“银子是小事,那园子若是真能建起来,咱也不亏,这次咱家冒了风险出了这个头,为的也是看好你,宫里这一辈儿里头,也没几个能入眼的,只怕将来咱家还有依仗你之处。”
双林知道他一贯眼高于顶,在这宫中虽然不在主子面前出头,却自有其自保之道,这一次到底也是有利可图,才能说动得他出面。得喜在宫中一贯是明哲保身之人,他居然也出面要争清颐园的差使,却是个十分不错的风向标,许多骑墙之人都心动起来,果然最后形成了争先恐后唯恐吃亏的局面,在这上头,明哲保身的得喜却比或是得了陛下授意来支持太子的安喜更有用。
他只是笑道:“怎敢当公公依仗,但有驱使只管说便是了,今儿却是有桩好事来请公公一起发财的。”
得喜微微抬起眼皮,起了一丝兴味:“哦?说来听听。”
双林靠近得喜,低声说话,得喜开始还只是听着,后来倒是笑容多了些,指点了几句,两人筹谋直到宫门要落匙了,双林才回了下处歇息不提。却说双林走后,得喜仍是沉吟良久,并未和从前一般安置,一旁伺候的英顺有些不解,问道:“公公,平日里外头争着捧银子来送你的还烧吗?你哪里把这点银子放在眼里?如何今日这般给他面子?”
得喜向英顺招了招手,看到英顺走过来柔顺地跪下伏在他膝头上,缓缓道:“咱们畸零无后之人,平日里总要留心给自己铺路,免得将来没了下梢……我已是如此了,这一番,却是为了你了,经了这一次,你将来在宫中,也算是有一席之地了,这傅双林,做事明白,知道分利于人,十分有分寸,来日必前途无量,你只看着吧,我在宫中这些年,从未看走眼过,将来你和谁作对,也别和他作对,总能自保——杂家也算是为了你殚jīng竭虑的打算了,却不知我的小顺子将来不需要我老公公的时候,是不是也还能和如今一般?”
英顺垂下头,睫毛遮住眸光:“小的自然永不忘公公对小顺子的大恩大德。”
第35章清颐园成
到深秋时间,皇后娘娘千秋之时,清颐园终于落成,所费银两除了一开始户部拨付的十万两银子外,再没拨过银子,这在皇家来说,堪称十分节约了。
元狩帝听太子奏报园子建成,龙颜大喜,于皇后娘娘千秋那日在园中举办了千秋宴,君臣同游了一番清颐园,题了匾额,作了不少诗,尽兴游了一日。整个园子虽然所费不多,没有大兴土木修建高廊曲阁,也没有惊动四方州县献种名果异卉,不过是引了泉水下山叠了些山石,建了细巧亭台楼阁,点缀了普通的竹、梅、蕉、荷之类的寻常树糙,却因着请了江南名园大家设计,格调十分高雅,林泉高致,清泉环阶,白云满室,令人踏足其中,神清气肃,如避尘嚣。清颐园一侧的山峰上,叠石栽松,建了一座皇家寺庙,寺内别置禅林,森树烟凝,石径苔生,宝刹威严。更引人注目的是,支渊法师应诏入了此寺,这位支渊法师出入于佛、玄之间,jīng通玄理,又明悟佛法,乃是名僧,最善讲诵《维摩诘经》《道行波若》,又著有多本著述,朝野士庶无不叹服的,他已隐居山林多年潜心研读佛理,听说太子楚昭亲自入山去请支渊法师,清谈了一天一夜,居然真的被太子请出了山,这不得不说着实让文臣们又对太子的天资聪慧更信服了一分。
这次清颐园修建过程中间户部无银,朝中不少对风向敏感的勋贵臣子们自然也略知一二,没想到太子年纪轻轻,却也不是一味只会读书的腐儒,居然庶务上也一肩挑了起来,要知道太子尚未及冠,第一次领这样的差使,解决得又是如此老辣,惩贪吏敲打小人,又开源节流,硬是将这园子顺顺当当给修起来了,而且一点也不堕皇家脸面,就算有幕僚有高人指点,这也实在说明了太子有才gān,朝野自然对太子是一片称颂之声,连元狩帝也重赏了一番楚昭。
东宫自然也是一片皆大欢喜,主子们高兴,各处皆有赏下来,连乾清宫、坤和宫那边都专程赏了过来,双林也得了不少赏,这日晚上,太子不在,他好不容易能歇一歇,一个人正在房里打算些事qíng,却临时被因喜那边叫人来传了去,道是皇后娘娘听闻他有功,要专门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