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求助信,来得很急,落款是清秋,就是佟玉帛的贴身大丫头清秋。
清秋是柳氏派给佟玉帛的秘密武器,以便将来佟玉帛嫁人之后可助其一臂之力,佟玉帛不懂事的时候一度也万分信任她,可自搭上太子这条线,又自以为变聪明了以后,佟玉帛开始有意无意地把清秋排除在随行之外,原因很简单,因为清秋人聪明又漂亮,很容易会抢了主子的风头。
所以佟玉帛有段时间就没让清秋跟在身边,而是选了不起眼的佟喜,没想到,换了个人结果还是一样!佟喜这件事,绝对能排进柳氏母女最怨恨事件的前三名!
而清秋这次随佟玉帛一起去了外祖家,不想被佟玉帛的一个表哥看中了,佟玉帛没明确地同意,可总是找机会留清秋与那表哥独处。这样更是危险,还不如直接赏了开脸丫头,要不然没名没份的,很可能对方事后翻脸不认人,到时候她就算有一百张嘴,也辩不过谁去。
清秋心思转得快,自是早就明白佟玉帛对她的顾忌,这次的事说不定就是佟玉帛故意为之,既然佟玉帛成心糟蹋她,她也不会做那愚忠之人,想起当初佟锦对她曾有过似是而非的承诺,她当下对那表哥假意敷衍拖着时间,又找人来给佟锦送信,希望佟锦对兑现会助她脱身的承诺。
佟锦对清秋的印象不错,又得过她的帮助,原也是打算有所回报的,如今倒是正好,当下随便谴了个丫头过佟府去,专程等了佟介远回来,传话说“公主想要二姑娘身边的清秋姑娘”。
没错,就这么直白,你同意不?不同意?那你可得罪我了啊!
虽然佟介远很想像打那棵树一样轰佟锦一下,但无奈势比人qiáng,佟锦如今圣眷正隆,为一个丫头再让她有找茬的机会,太不值得!当下佟介远也没和柳氏商量,直接派了人过佟玉帛那接人,连个理由都没问。
佟锦也十分坦然,根本不去想佟玉帛是什么反应、柳氏会有什么想法,既然她现在有能力走直路,那又何必再绕弯子?
清秋在两日后被接了回来,直接送到了公主府,佟锦却没等到见她,一大清早就递了牌子入宫面见太后去了。
这次见面,太后待她不像往日那么冷淡,与她的对话也多了些,佟锦知道这都是揽月上次入宫的功劳,已经将太后的心结稍解。
太后对先皇将揽月生母的骨灰带入陵寝一事郁郁不平,说白了,就是嫉妒。太后嫉妒揽月的生母在先后心中所占的位置,这才对揽月和佟锦偏见有加,只要解开太后这一心结,那么太后待她们的态度自然就会好转。
佟锦原是打算由自己出面和太后jiāojiāo心,但最后还是把这机会给了揽月,一是为偿揽月的弥补心思,二是当事者是揽月的母亲,由她出面,自然比由佟锦出面更有说服力。
揽月入宫之前,佟锦给她指了几个大方向。幼时受尽苦楚、无生父惹人嘲笑、生母凄凉早亡以及先皇的愧疚之心。
佟锦不知道先皇当时为何要下那样的遗旨,只是觉得这皇帝若真有心,怎会一走十几年,让一个寡妇带着孩子艰难度日?就算顾及名声,他也有足够的能力让她们在宫外生活得很好,可他什么也没做,一消失就是十几年。
无论当年的真相到底如何,无论是有qíng还是无qíng,如今两位当事者都已逝世,再追究这些已经毫无意义,佟锦只是选了最能让太后理解的说法,把先皇的做法归结为对往日无为的愧疚和对女儿的补偿,来解决这横在她心头多年的郁结。
现在看来,效果是有的,只是还需要长时间的消化。
佟锦没有冒进,虽然她很急,但这件事要力求稳妥,否则将来无论她再说什么,太后都不会再信。
陪着太后说了会话,佟锦便与温雅一同离了寿安宫,随后让随行的禄公公去清宁殿里取东西。
禄公公离去后,温雅盯着佟锦看了一会,轻哼一声,“宫里人多眼杂,你小心漏了行踪。”
本来要支开禄公公就瞒不过温雅,佟锦也不否认,只是叹了一声,“这里已是最安全的地方了。”说完朝温雅摆了摆手,拎起裙摆匆匆而去。
再来这里,佟锦已是轻车熟路了,只是为了避人花了不少时间,确保没人看到自己这才一头钻进假山群中,朝最深处走去。
也不知他收没收到消息,佟锦又紧张又忐忑又期盼,连转了几个弯后到了隐蔽的假山凹槽处,那里却是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