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存喜不敢再想,战战兢兢地应下差事。
“水明月挑衅公主一事尚未了结,如今又私自入宫,罪加一等,责罚面避半年思过;皇贵妃来去匆匆,入寿安宫而不面见太后,心存藐视,夺其协理六宫之权,暂由韩贵妃协理;温仪……冲动激进,擅与人结怨,险连太后受累,罚其在家清心修行三月,专心为太后祈福。”
永兴帝淡淡地做下简单处置,便与太后道别,又嘱咐李公公与悦竹二人看护好太后,尤其饮食方面。
huáng存喜松了口气。
佟锦正值新婚,若她真是被人冤枉,永兴帝做下那样的处置不可谓不过分,可也是这样的处置,把佟锦置于受害之位,“冲动激进”,“与人结怨”,永兴帝与定好了他将来的调查方向。
第160章局势
佟锦也同样松了口气。
她的一切荣耀都来自于皇上和太后,对皇上和太后的忠心毋庸置疑,所以就算有人想借题发挥,也是找了一项最有利于她的事件,她没动机,不仅没有动机,她还会因太后的离去而失去很多荣耀,这样的蠢事,没人会做。
所以佟锦不太担心,永兴帝并不糊涂,不会急怒攻心之下随便冤枉人,只要肯耐下心来想一想,她也不会担上一个谋害太后、欺君罔上的罪名!
可佟锦也没料到,永兴帝竟会如此轻巧地把事qíng搁下了。
永兴帝的处置算是各打三十大板,谁也没跑得了,可也没伤谁的筋骨,尤其是对她的处置,可谓别有深意。
“冲动激进”,“与人结怨”,“连累太后”,这是她的罪名,如果huáng存喜不傻,也势必要按着这个方向去查,届时查出有人因想害她而险些误伤太后,这件事便可了结。而这个想害她的人,可以是太监、宫女、下人,可以是任何永兴帝希望的人,同时,也可以是水明月,也可以是皇贵妃。
这样一个处置结果,看似随意,其中却包含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如果下毒者只是针对佟锦便罢,如若不是,便要想一想,皇帝此举背后的意思。不是不查,也不是查不到,而是顾念旧qíng,高抬贵手。贵手可抬一次,却绝无再抬二次之理。
这是一种变相的警告,可知永兴帝心中对下毒人选已有了定论,可佟锦仍在苦苦思索,到底是谁。
无论是水明月还是皇贵妃,她们都有动机。
不同处在于,水明月是针对自己,而皇贵妃则是针对太后。
永兴帝从寿安宫出来后就一直沉默不语,huáng存喜跟在后头,小心地把呼吸频率降到最低,尽量不要提醒这位此时明显心qíng不佳的帝王自己的存在。
“小喜子,你说朕是不是越来越胆小了?”
初chūn的宫墙上挂着往日雪融后留下的陈旧水渍,早上的阳光温暖明媚,一株嫩绿小糙自五色石子路的fèng隙间探出头来,微微地随风轻颤。
入目已是一片chūn意盎然,可身前这位历经无数风làng的大周帝王,眼底却是一片寒厉。
huáng存喜低了低头,“小喜子”这个称呼还是往年在潜邸时的称呼,早在永兴帝继位后便不再叫了,如今再听,却是饱含了无尽的伤心与孤独。
huáng存喜没有言语,他知道,永兴帝现在或许是有感而发,可作为帝王,他绝不愿在任何人面前展露他的脆弱。
果然,永兴帝不等huáng存喜的回答,再次迈开步子,朝前走去。
兰熙是他的儿子,出于他最为爱恋和敬重的德仁皇后,也是德仁皇后唯一的儿子。兰熙是个好儿子,也是个好太子,善孝亲仁,能力卓越,虽少时出了些意外以致身体单薄,但于灵力上却是大有长进,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永兴帝喜欢兰熙,一直都喜欢,对兰熙的太子之位也十分认同,早做好了自己百年之后,将国家jiāo给兰熙的打算,可这两年,他越发地觉得不对劲。
兰熙仁善,上亲皇父手足,下和百官群臣,于太后至亲至孝,于内宅安稳无争。
永兴帝不愿随意猜度别人,尤其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儿子,可世间,真有这样完美的人么?二十年来如一日,让人挑不出他丝毫错处,世间真有这样完美的人吗?永兴帝不信。
永兴帝承认,对太子渐生疑虑与慎王母子脱不开gān系,他也明白有些时候慎王与皇贵妃对他与太子多加挑拨,可慎王也是他的儿子,并且优秀异常,只是他晚了几年出生便要一生屈于人下,连一较长短的机会都没有,由此心生不服,也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