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出墙记_作者:桩桩(163)

2016-10-30 桩桩

  尽管此事最终查明与燕王府无关,朱棣也必定会小心翼翼,俯首太子。自己早瞧过了,霞帔确实是自己绣的,那凤目的针法也确实是珍珠所绣,至于为何会由黑转红都不重要了,查得出元凶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燕王府让人钻了空子,就这点儿皇上便可大做文章。

  她移步出殿,小心将众人眼神纳入眼底。父亲是忧虑的,大哥眉头紧皱,李景隆却在微笑。

  锦曦似乎又想起朱棣为李景隆开出的条件。她心中冷笑,他是没有再来找她,但他却有的是办法让她知道,他不会放手。

  只能忍,诚如朱棣所说,到了北平封地,天高皇帝远,懒得再受这些肮脏气!

  朱棣不舍地看着锦曦低着头受了呵斥退下,又不敢殿前造次。见皇上笑着逗弄皇孙,听百官奉承笑逐颜开,他心里难受,只能咬紧牙关忍着。

  洪武帝离开时,脚步顿了顿,叹道:“吕妃养了这么久xing子,怎么还是这般不识大体,皇孙百日竟为了衣饰大吵大闹,常妃卧病,太子要好生管教才是!还有燕王妃,年轻浮躁,就留在皇后身边诵诵经养养□!”

  “恭送皇上!”殿前众人跪送洪武帝离开。

  想起今晨还嘱三保将锦曦物品搬来烟雨楼,此时一句圣旨便叫两人拆分,连下旨查清真相都无。明里斥责吕妃更多,实际惩治的却是锦曦。朱棣恨不得大声质问,想起当年不知何人撺掇一句话就要了母妃xing命,生怕一冲动会对锦曦不利,便死死地压住了火气。

  回到燕王府,朱棣唤来珍珠细心问明qíng况,拿着黑金般的丝线看了又看,往水里一沉,只见瞬间绣线黑乌退却,泛出血红之色。

  朱棣长吁一口气,轻声问道:“王妃嘱你收好霞帔,可有别人碰过?”

  珍珠见绣凤目的丝线转红,吓得哭了起来。她把霞帔包好便没有再管,直到锦曦进宫拿走。

  知道做这事之人必是细心之极,断不会让人发现,绣线自然也是混入寻常丝线之中的。他挥挥手让珍珠下去,唤来燕三嘱道:“速遣人入宫,照顾王妃!知会阳成公主一声。”

  “是!”

  于心不忍解佛意

  锦曦住在坤宁宫东侧的柔仪殿内。

  跟在太监和宫女的身后她面无斜视。经过乾清宫侧的月华门步入大内六宫所在地,一步一步走向皇城的最深处,不是不害怕的。只觉宫门一重深似一重,越走越离身后的世界更远。

  晚上听到宫门下匙的声音,她禁不住一抖,汗毛竖起。踏进柔仪殿的瞬间,锦曦恍惚有种感觉,燕王府的自在一去不复返了。

  她心里明白以父亲的威望和身份皇上不会让她居住在大内太久,但远望层层宫墙在冬日的余辉中慢慢涂上浓重的黑影,被困住的感觉越来越重。

  皇上下令让她随皇后诵经的旨意临时在柔仪殿侧耳房里增加了佛堂。马皇后温婉和蔼地嘱了太监宫女小心侍奉于她并送来《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一卷。

  跪在锦团上瞧着面前的经书,锦曦不停的翻白眼,嘴唇翕动,以身后侍立太监听不清楚的声音暗暗咒骂着。

  马皇后特意安排了宫女小青来侍候她。锦曦心中明白,这晨昏定审的两次诵经必不可少了。

  要她诵经?还不知道要诵多久,锦曦苦笑,对牢清灯,还真的是修身养xing了。她合上眼睛轻声道:“门外侍候吧!诵念佛经要诚心,我不喜人打扰。”

  小青与张公公恭敬地退到耳房门口肃立,也不走开,等着锦曦诵完今日的晚课。

  锦曦知道不让他们瞧见自己诵完经书是不可能的,背对着他们,开始默默练功。内功运行两个周天,一双眼眸睁开莹光更甚。她暗笑,这样练功却如在山中一般,反正小青和张公公也瞧不出端倪。

  她估计时间差不多了,便招了招手。小青赶紧上前扶她起来,笑道:“坤宁宫红姑来了,送来皇后娘娘赏赐的礼物,听说王妃虔心诵经,不敢打扰,在前殿候着呢。”

  锦曦柔弱的笑了笑,也不使劲,懒懒的由小青扶着去了前殿。

  今日才是她第一天住在柔仪殿内,在坤宁宫陪着马皇后用过晚膳回到这里小青就提醒她要诵经一卷。这时锦曦才有空仔细打量这座殿宇。

  “这是以前硕妃娘娘住过的。”说这话的是坤宁宫尚宫红绡,她三十岁左右年纪,看上去面目和蔼,举止端庄有礼。颇得皇后宠信,宫里人都尊她一声红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