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出墙记_作者:桩桩(231)

2016-10-30 桩桩

  朱棣抬头疑惑地看了看天空。yīn云密布,不见丝毫阳光。

  有个声音在低低对他说,没了,她真的没了……

  运河水湍急的流着。时间凝固在这一刻,砍杀声慢慢的消失,两军隔着河岸消退了斗志。

  盛庸驱马来到岸边,心中没有半点胜利的喜悦。目光望向燕王妃与马消失的向久久不语。

  朱棣眼睁睁瞧着这一切已没有了痛觉。他闭上眼,锦曦娇笑着唤他名字的模样栩栩如生。手缓缓伸出,朱棣哑声道:“拿弓来!”

  朱高熙递过自己的弓。

  “太软!”

  白衣默默的送上五百石qiáng弓,轻声道:“十七以千年蟒筋所制……”

  朱棣心一颤,接过弓来。弓长三尺七寸,弦色银白透明,他抚摸了一下。当日锦曦在郊外比箭神采飞扬的模样又冲进了脑海。胸口似有热血翻滚,硬生生堵在喉头。他缓缓抽出三枝长箭,大喝一声,开弓如满月:“盛庸!本王不杀你誓不为人!”

  “噌”的一声轻响,箭离弦而出,竟不受河风影响飞越运河,直奔盛庸面门。

  等到箭到眼前,盛庸才反应过来,低头躲过,头盔上的红樱已被she下一簇。燕王竟有如此神力!他大惊失色,坐骑长嘶直立,差点把他抛下马来。

  朱棣三箭she出,喉间一热,鲜血便喷了出来。

  “父王!”朱高熙哭着去扶他,朱棣一掌打开。

  他转过身呆呆地看着尹白衣。

  “王爷,我去找,无论如何也要……带回她来!”尹白衣吐出这一句,策马往下游奔去。

  这一仗,燕军死伤五万人,主将张信战死,锦曦跳下运河,朱棣重病,被迫还师北平。

  尹白衣一月后回到北平。没有找到锦曦。

  朱棣神qíng木然。他早就知道了的不是吗?锦曦不会水。运河水流湍急,她怕是连尸骨都不知道冲哪儿去了。

  踉跄着走到窗前,挥手止住白衣的搀扶,朱棣微喘着气道:“白衣,去温壶酒来。”

  “王爷!”尹白衣站立不动,神色为难。

  “我想好起来,也想喝点酒,说会儿话。”朱棣轻声道。

  炭火将屋子里烧得暖如chūn天。

  朱棣选了只青瓷碗,倒上酒,这些日子不管做什么都会想起锦曦。连这只青瓷碗,都让他想起十七岁生辰时与李景隆在南京燕王府烟雨楼的对话。

  他说什么了?记得是说看着锦曦的模样就难过。那是她的侍女,不是她呢。

  把玩着手中的青瓷碗,他记得锦曦的肌肤就如这瓷一般细腻。她仿佛不会老似的,一直都美得让他叹息。

  朱棣爱怜的用拇指在碗边摩梭。像是抚摸着锦曦的脸。他想是在凤阳山中沉入水潭躲过追兵,在水中搂着锦曦柔软的腰时就对她有了念想吧。

  “白衣,你知道么,我这么多兄弟,哪一个不是侍妾如云,我却只有她一个。我在佛前发过誓,永远不会有别的女人。”

  “其实男子三妻四妾很平常,锦曦知书识礼,就算王爷也她也不会有怨言的,何况王爷这般宠爱于她。”

  朱棣轻咳了两声,脸呛起一片红晕,他摇了摇头道:“你说错了白衣。锦曦就算没有怨言,也是因为她想我过得高兴。世间没有女人是不妒的,锦曦也不例外。你说,若是我娶了侍妾,立了侧妃,她会不会嫉妒得跳脚,回来找我呢?”

  尹白衣吓了一大跳,朱棣在说疯话吗?他怀疑地看着朱棣,想看他神智是否清醒。

  “但我纵找了一百个,一千个女人,她,都回不来了……”朱棣的声音突然哽咽,他仰头灌下一大碗酒,淌下面颊的泪水混在酒中全咽进了肚里。

  “王爷,锦曦其实很小气的,不过,也有福相。我看过她的手相,她不是短命之人。说不定,我没找到她的……她另有奇遇呢?”白衣小心的劝着。

  他的话像根救命稻糙,朱棣一把抓着白衣的手急声问道:“你真的看过?真的准?”

  白衣点点头,他当日奉朱棣令跟着锦曦去北平寻父的时候,在破庙里为锦曦瞧过。他瞧出锦曦红鸾星动却没有瞧过她的命格。此时为让朱棣振作……他定下神来认真的说:“我看过。锦曦绝非短命之人!”

  绝非短命之人!这句话像盏灯照着朱棣的心慢慢亮起来。他半醉着傻笑道:“是啊,锦曦怎么会短命呢?没找着她,说不定她还好好的。我要去找她。我要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