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出墙记_作者:桩桩(64)

2016-10-30 桩桩

  两人走进村落,断瓦残垣中隐隐有星点柴火的微光闪动。锦曦叹了口气走进第一户人家,见一对老年夫妻正端着一碗黑呼呼的汤你一口我一口的喝,不由放软了声音:“老人家,你们吃的是什么呢?”

  “糙,糙汤。你是吕飞吧?”老人吓得手抖一抖,四只枯若骨柴的手赶紧把手中的碗护住,似保护什么宝贝。

  锦曦听得声音微弱,便用眼神询问燕十七。

  “野菜树皮汤,附近野菜也快被抢光了。”燕十七简单的回答,伸手从包狱里拿出两个馒头放在坑边。

  锦曦见少,便要再给,燕十七马上拦住了她:“多了吃得急怕噎死。走吧。”

  锦曦跟着他出去,回头一看,见两位老人捧着馒头在舔,似想吃,又舍不得吃,眼圈就红了。

  如此跟着燕十七在村子里走了一圈,馒头就没有了,身上的金银了没有了。两人默默地往回走,经过来时第一个窝棚时,锦曦又走了进去。

  两位老人瞬间吓得呆住,她瞧见那两个馒头被掰了一小块下来,余下的被老大爷紧紧的按在胸前,似乎生怕她要回去似的。锦曦什么话也没说,从怀里掏出最后一个馒头又放在坑上,柔声道:“不怕,慢慢吃,燕王爷奉皇令视察赈灾事宜,必会让大家吃饱饭的。”

  她说完扭头就走。没走多远,就听到窝棚里传来如进村里那个妇女的悲伤的嚎叫:“燕王爷啊——”

  “七弟,你心肠真好,只是男人不该这般心软,不足以成大事!”燕十七静静地看着她。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锦曦突然觉得这道目光异常熟悉,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似的。她想起村里的qíng况,疑惑地问道:“十七哥,吕太公不是吃朝廷的赈灾米粮么?他府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白面馒头?”

  燕十七笑了笑不说话。

  “我觉得他府上肯定有很多粮食,我们偷点出来?”锦曦突发奇想,想弄更多的馒头给村里人。

  “七弟,若是我们走了呢?吕太公府的护院会怎么对待分了他府中粮食的百姓呢?若是被吕太公嘱人抢了回来怎办?”

  锦曦嘴张了张,气馁地低下头。

  “皇上令燕王巡查,定会还百姓一个公道,你跟在王爷身边,难道不了解王爷的为人?都说燕王出生在乱世,长在军中,最是讲规矩的人。”

  “哼,”锦曦哼了一声,想起自己最初不过是被他bī着做护卫的,现在却又盼望朱棣真能将看到的qíng形上奏天听,心甘qíng愿地护他。

  “难道王爷不是能把百姓放在心里的人?我可是冲着这点前来投奔他的。”

  锦曦心里叹气,也笑了:“皇上既然信任他,嘱他视察灾qíng,王爷定不会负了皇上厚爱的。”

  燕十七点燃了灯笼照明,仔细地让灯光照着锦曦脚下的路:“七弟,你小心。你这么小就做燕卫,又出身大家,武功了得,师承何处啊?”

  锦曦一愣,打了个马虎眼:“我那有什么高明功夫啊,我表哥与王爷有些旧jiāo,家中老父希望能随王爷历练一番,所以让我做燕卫,也就王爷巡察的两月工夫罢了。”

  燕十七若有所思的看了她一眼:“我是说七弟与那些燕卫不同,倒像个有钱人家的小少爷。不过,你偷东西的功夫还真不错,如果不是我偶尔看到,还真没发现。”

  “我家老爷子不就气我只会这些不入流的手法么,马惊了都不知所措。”锦曦笑嘻嘻的撒谎。

  燕十七突然停住脚认真的看着锦曦道:“七弟放心,我一定会保护你的。”

  锦曦一愣,燕十七已拎着灯笼往前走了。她默默地跟着,偷偷看去,燕十七的身影被灯笼的光拉得很长,一种温暖的感觉从锦曦心里泛出。她微微笑了,燕十七真的是个好人。

  青松傲立燕十七(三)

  两人走回吕太公府,刚进院子,就被燕九叫住,他一脸焦急地看着锦曦埋怨道:“你去哪儿了?王爷唤你几次了,还不快去!王爷在东厢房等你。”

  “我?”

  “快去!”

  锦曦迈步朝朱棣的房间走去,听到燕九在身后自言自语:“真搞不懂,这样子还当什么燕卫,早被军棍打死了……”

  她又翻了个白眼,进了房间,顺手把门掩上。

  朱棣正坐在坑上看书,头也不抬冷声问道:“上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