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人家_作者:桩桩(15)

2016-10-30 桩桩

  “二郎这幅隐花波纹孔雀纹锦倒是不错。得了我赵家锦的真髓。雅致华丽。每一片翎羽随光变幻,雀鸟织得活灵活现,仿佛活生生站在眼前。”

  听老太爷这样夸奖儿子,明显压过了对二房大郎的欣赏。赵禀松与有荣焉,眼里露出了喜色。

  “织得活了,也不见得就能夺得锦王。”

  赵老太爷一声长叹,转身看着儿子道:“你是否在猜想,为父为何这般评价?你难道忘了去年杨家夺得锦王的是幅猛虎下山锦?二郎就算织出一只活了的珍禽,输在没有新意。就算今年胜了,也只会让杨家讥笑我赵家拾人牙慧!如果这两个月还选不出更好的锦画,我宁肯选大郎的秋夜江波,也绝不会送二郎的锦去斗锦赛上丢人。”

  如同当头棒喝,赵禀松后背冷汗泠泠。先前为儿子骄傲的心思被灭得一gān二净。随即又是阵阵不服气。织锦之前,创作的画稿是先拿来给老太爷看过的。当时为何不指出来,让儿子白忙活几个月。这不是偏心大郎是什么?

  赵老太爷看出儿子心思,怒道:“家主是大郎还是二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家锦!做家主的没这心胸,赵家总有衰败的一天!”

  “是。”赵禀松其实并不服气。

  如果因为画稿立意选了秋夜江波,让赵修缘错失家主。赵禀松打死都想不通。

  赵老太爷发作完,走出了藏珍阁。他站在石阶上,望着连绵起伏的赵家宅院缓和了语气:“你能守成,没让赵家衰败,就是赵家的功臣。只是你两个弟弟难免有些不服气。今年若能夺回锦王,你也没那么辛苦。二郎天赋高出大郎甚远。我之所以不提点他,却给了最后一次机会。我更寄希望二郎能将赵家锦发扬光大。”

  “父亲!”老太爷的话像一股暖流淌进赵禀松心里,烫得他热泪盈眶。

  赵老太爷敲一棒子喂颗糖教训得差不多了。这才意味深长地说道:“杨家当家主母石氏的亲哥哥,是益州府正六品通判。和工部织染局陈大使是亲家。赵家想要夺锦王,除非立意色泽织造都远胜杨家。众目睽睽之下,杨家纵有官府相助,也无话可说。二十几年让杨家独占鳌头,再夺不回锦王,赵家锦织得再好,名气不够,迟早泯然众人矣。家业渐衰,谁当家主,又有什么意义?如果二郎无法领悟这点,还不如大郎当家主。大郎淳厚,是守成之材。将来你百年之后,也不怕赵氏子孙没有饭吃。”

  瞬间赵禀松又紧张起来。他一边恭敬地应了,一边想着老太爷肯定不会送孔雀锦参赛。送了大郎的锦,将来立了二郎,二弟三弟他们就有借口闹腾。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这是让自己去把二郎点醒。免得他以为自己那幅孔雀锦画十拿九稳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团团浓绿下,白墙黑瓦人家,窗畔彩蝶飞舞,绿衫少女伸出手yù接住,皓腕如雪。虽是写意,却将季英英活泼娇美尽现笔端。

  赵修缘灵思泉涌,笔端起落回承间便勾勒出一幅画来。

  他很满意这幅画。只是织锦用图一般是用工笔细绘。这种大笔涂沫的写意画,还不知道如何织就。轻声说道:“英英,将来我一定会将这幅画织出来。”

  “二郎!”

  听到父亲声音,赵修缘飞快地把画卷起扔进了旁边的cha瓶。他转过身,赵禀松已经走了进来。

  赵修缘微笑着朝父亲行礼:“父亲怎么过来了?”

  眼睛瞟到书案上铺好的雪白竹纸和旁边揉成一团的画,赵禀松有点着急:“听说这几****都在构思新图,可有所得?”

  赵修缘有点奇怪:“父亲是急于想让儿子创作新锦?”

  “你祖父是绝对不会拿你织的孔雀锦去参赛的。”赵禀松急切地把老太爷的意思给赵修缘说了。

  是他的失误!他不服气去年杨家夺锦的猛虎下山锦。一心想织出更生动的珍禽。却忘了锦画的立意是在步杨家后尘。赵修缘眉毛一扬,心里重新涌出了斗志:“父亲放心,十月初九前,儿子一定能织出新的锦画。”

  “这就好。听说杨家今年织的是一幅名为十样锦的锦画。秘而不宣,不知是何模样。从其名字来看,必是杨家惯承的斑斓夺目之作。你好生琢磨下。时间不多,一定要给爹争口气!爹这辈子虽然无愧于赵家,却也没能夺得一个锦王。着实遗憾。今年就指望着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