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人家_作者:桩桩(195)

2016-10-30 桩桩

  轮到桑十四震惊了。

  “家和万事兴。我嫡母和两位兄长待我和姨娘不薄。我不想因为我爹偏心闹腾得一家子不和。十四,我打算成亲之后求我爹将我分出去,我自谋营生去。”杨静渊已经想好了。如果分出去,季英英也不用掺和到杨家的锦业中去。她虽有才艺,杨家经营了百年的锦业,不是少了她就不行。

  “成,你有志气。”桑十四翻了个白眼,佩服着杨静渊的同时,又心疼,“你不要,回头送我可以不?哥哥我想要啊!”

  被杨静渊一筷子菜给堵了嘴。

  回到家里,杨静渊心里不安,去外书房找父亲。

  杨大老爷挥退了左右,听他说完,笑咪咪地说道:“三郎,爹另有产业分给你两位兄长。”

  这就是承认了。

  “爹,纸包不住火。将来母亲和哥哥们知道,会生嫌隙。您这么多私产,就算分成三份,我拿最小的一份,一辈子都吃喝不愁了。何必要先拨一份悄悄给我呢?”杨静渊yù劝父亲打消主意。

  杨大老爷欣慰得很。他越看小儿子越喜欢,贼贼地说道:“三郎,爹将家里的产业jiāo给你嫡母和兄长是对过账的。爹瞒下这些产业可不容易。你嫡母的嫁妆不能分给你,爹多分些私产给你算什么?杨家可有钱了。这点产业算个啥?”

  杨静渊哭笑不得:“母亲的嫁妆理当给两位兄长。大哥二哥也是爹的儿子啊。爹这样做也太偏心我了。我不要。”

  “那是我留给你姨娘傍身的。”杨大老爷心想,自己的私产比起杨家的家业来说,不过是十分之一。且无织业,只是一些商铺和桑山丝户。将来杨静渊得了这些,自己不用cao心,把铺子租出去,丝卖出去,就可以过富庶日子了。

  听说是留给亲娘傍身的,杨静渊气道:“爹,哪有分给一个妾室这么多产业的?太太告上公堂,也是姨娘无理。”

  “你且放心吧,舒先生一直替爹打理私产,只和老管家jiāo接账目。绝对不会有人知道的。”

  “桑长史,huáng主薄都猜不到?桑十四都猜到了!”

  父子俩相互瞪视了半天,杨大老爷不悦地说道:“我的私产,我爱给谁给谁。你小子还敢嫌弃老子的钱财?”

  见实在说不动父亲,杨静渊只好闭上了嘴。他提了新的要求:“爹,等我成了亲,你让我分家出去吧。”

  杨大老爷一巴掌扇在他头上,真伤心了:“老子还没有死呢,真是不孝!”

  巴掌打得挺重,杨静渊揉着脑袋诧异道:“爹,你练了开山裂石掌?这巴掌能赶上壮小伙的力道了。”

  说完他发现父亲面色红润,jīng神抖搂,气色极好。

  杨大老爷抚着斑白的胡须得意洋洋地说道:“你二伯父送的药酒,才饮几天,你爹我感觉回到了二十年前。”

  杨静渊想起来了。送定礼那晚家中摆宴,二伯说起的什么道家仙方酿的酒。他师傅也泡药酒,也曾弄回来给父亲饮过,也没有这样的功效,他大感好奇:“给儿子饮一杯试试?”

  “等你成亲的时候,爹送你一坛。现在饮,怕你受不住。”杨大老爷笑道。

  杨静渊脸一红,不好意思再问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天上飞着,再坚持三天,回来补偿。今天就一更来着,哎,全勤奖泡汤了。

  ★、第128章灯节

  年节转眼就过了。

  大病一场后,季氏的身体始终没有恢复元气。元宵这天,季氏不想动弹,念着张四娘新过门,女儿快要出嫁,撵了三人去益州城观灯。

  季家就一辆骡车,天气寒冷,车上最多挤三个人。湘儿和绫儿懂事的选择留在了家中。兄妹三人下午启程,huáng昏时分进了城。

  元宵节取消了宵禁。出来观灯游玩的人络绎不绝。益州城是前朝蜀国的都城,受诸葛亮影响,元宵这天城里有燃放孔明灯跳傩戏乞福的习俗。第一盏孔明灯会由节度使在城中最高的散花楼上放飞。

  皇帝在京城与民同乐。节度使就藩一地,也会与当地百姓同庆佳节。散花楼上,节度使设宴款待僚属与城中名士仕绅。散花楼四周就成了益州城元宵节最热闹的地方。

  围绕在散花楼四周的灯市最为热闹,季家三人进了城就来了散花楼。

  游人太多,季福赶了骡车去停放。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地点,季氏兄妹与张四娘安步当车,沿途观赏商家挂出的灯,猜灯谜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