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人家_作者:桩桩(250)

2016-10-30 桩桩

  “哥哥,你说什么?杨三郎病了?连他爹的头七都守不了灵?”季英英吃惊地站了起来。

  给杨静渊做的衣裳鞋袜打成的包袱原封不动的被季耀庭带了回来。杨大老爷头七这天,季耀庭又去了杨家。他不仅没有看到杨静渊,向杨家人打听,得知杨静山伤心过度病倒,被他师傅接去养病了。

  季英英的直觉告诉她,不对劲。杨静渊习武,身体一直好,怎么会突然就病倒了?

  “那天我在铺子里看到他带着香油从街上走过。应该是从青城山回城。他走得太匆忙,我担心有什么事发生,就叫季富叔进城打听消息。接下来几天,杨家就说他卧chuáng不起。今天我就想去探病,顺便把给他做的衣裳带去。结果杨大郎又说他被华清道长接去养病了。什么病来得这般凶猛?”季耀庭也觉得不对劲。

  “会不会是和娘一样的病?晟丰泽还没有离开益州府,说不定是他下手害了三郎。”

  一想到杨静渊可能遭到晟丰泽的毒手,季英英急了。她在屋里来回走着,下定了决心:“哥,我要去青城山找他。”

  “我不见到他,我心里不安。他连杨大老爷的头七都去不了,定是出了大事。”季英英当即吩咐绫儿收拾行李。

  “算着日子,母亲大概还有六天就会清醒。我会在母亲醒来前赶回来。”

  三道堰离青城山不到百里。山中有道观佛寺,信徒众多,倒也太平。季耀庭知道拦不住妹妹,便道:“朱二郎朋友多,请他寻一两个靠得住的闲帮朋友护送你去,否则哥哥不放心。”

  季英英一口答应。

  第二天一大早,兄妹俩出了家门,看到朱二郎牵着马站在门口。季耀庭一怔:“二郎,不是请你找个热心的兄弟么?你这是?”

  朱二郎不好意思地说道:“还没到二月二龙抬头,染坊尚未开工。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我一直也想跟青城道长学艺,正好送二娘前去。”

  话是这样说,季氏兄妹都感觉到他对季英英qíng意未散。季英英感激地说道:“朱二哥,我就不矫qíng推辞了。多谢你。”

  有这句话就够了。朱二郎慡朗地说道:“上车吧。”

  他上了马,扭头对季耀庭说道:“大郎放心,我一定平安送二娘返家。”

  望着两人渐行渐远,季耀庭又摇了摇头,朱二郎有时候是傻了点。如今看来,妹妹如果能嫁给他,却是福气。

  地方小,稍有风chuī糙动都难以瞒过人。更何况是有心人。

  朱二郎刚护着季家的骡车离开三道堰。赵平就将消息禀给了赵修缘。

  “朱二郎陪着季英英去了青城?”赵修缘笑了,就朱二郎独自一人还想护着季英英?杨大老爷过世,杨静渊要守孝三年。两人的婚事要拖到三年之后。他有大把的时间破坏掉这门亲事。他收敛了笑容,喃喃说道:“杨家说杨三郎病倒,去了青城养病。季英英,你马上就跟了去。你与我数年感qíng,不到一年,就变得对杨三郎qíng真意重。你让我不想恨你都难。”

  ★、第165章天师dòng

  骡车走的慢,季英英与朱二郎一早出发,下午才到青城山镇。依着朱二郎的意思,是在镇上住一晚,第二天上山。季英英担忧杨静渊,看了时辰后道:“咱们现在上山,天黑时能走到天师dòng。在道观中借宿,打听华清道长的住处。”

  青城前山并不高,从山脚到山顶,脚程快的往返只需要两个时辰。天师dòng建在半山腰,东汉时天师张道陵曾于此修炼讲道,故被人称为天师dòng。

  进了山门,全是道士们用青石砌出来的山道,骡马不能行。朱二郎倒是不在意,他只担心季英英和绫儿能否走上去。

  “有滑竿啊?笨死了。”

  一语惊醒了朱二郎,他拍了一记脑袋懊恼地说道:“二娘,在你面前我脑子总是不好使。”

  在竹林寺认识杨静渊时,他还能聪明地想出办法捉弄自己。后来,总会看到傻呼呼的样子。是因为太在意,所以脑子才会不好使。

  从前这样的朱二郎会让季英英讨厌。经历过这么多事后,她反而能理解朱二郎的笨了。她柔声说道:“朱二哥,你一点也不笨。大男人嘛,不如小娘子心细很正常。”

  她这是在夸自己?朱二郎懵了。从小到大,他在季英英面前就没得瑟过。这是头一回听她夸自己。虽然她最多当他是一起长大的朋友,朱二郎仍然高兴得不行,一溜烟往前跑去:“季富叔,你赶了车慢慢来。我先到山门去喊两抬滑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