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人家_作者:桩桩(253)

2016-10-30 桩桩

  三间茅糙屋,一间堂屋两间厢房。堂屋里没有人,难道是在厢房里?季英英冲绫儿使了个眼色,欢快地奔了进去:“绫儿去做饭,我打扫房间。”

  华清老道看着她进去,又失望的出来,抚须大乐。

  厨房里有青菜,还有一大块熏黑的老腊ròu。季英英估计老道不禁荤腥,大胆做了。朱二郎砍了柴回来,饭菜已经做好摆上了桌。华清老道招呼三人一起用饭。端着茶,又指点三人去药田浇水。

  一圈忙活下来,又到了傍晚。

  季英英知道杨静渊不在这里,念着是他师傅,就当自己是来尽孝心的。屋里屋外的活都做完了,她就朝华清老道行礼道:“华清师傅,天色不早,我们这就下山去了。”

  “哎,你不能走。”华清老道说着站起了身,老神在在地说道,“你若想要杨三郎平安,就在此小住些时日。厨房里的东西足够吃一个月了。你有婢女,挑水屋后有溪有潭,烧柴,眼前这片林子积了一冬的枯枝。此处甚是安全,放心住下便是。

  “住下?要住多久?我娘还病着。我不能住太长时间的。”季英英对老道的提议感到意外。

  朱二郎也摇头反对:“两个小娘子住在这深山里,太不安全了。”

  “谁说不安全?!前面那片树林不是老道请你们进来,连兔子都进不来。”华清老道说着一把将朱二郎拎着走出了篱笆,“我会去季家瞧瞧你母亲的病。让你家人放心。”

  他的速度太快,转眼就消失在竹林里。

  那头朱二郎一回头,只看到一片茂密的树林,谷中茅屋已不见了踪影。他福至心灵问道:“华清师傅,这是阵法吧?”

  华清老道嗯了声:“想学?”

  朱二郎拼命地点头:“师傅肯收我为徒吗?”

  华清老道很好说话:“先去了三道堰再说。”

  被学艺的心思填满了,朱二郎压根儿忘记询问老道把季英英主仆留在山上的缘由。

  被扔在茅糙屋的季英英愣愣出了会神,见天色暗沉下来,吩咐绫儿点亮了油灯。也许华清师傅能算出点什么来……杨静渊会来?他只是离开了家?季英英眼睛亮了。

  然而睡到第二天天明,也没有人来。再等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悬在灶台上方的老腊ròu都吃了一半,季英英仍然没有看到杨静渊来。

  “绫儿,我们住了多久了?”

  “快半个月了。”

  半个月,华清老道在篱笆上留下一封信。是季氏写的,说她身体很好,让季英英安心在山上住着。其它一字未提。还送来几匹布与针线。两匹家中染的靓蓝细葛,两匹未染的素葛。显然是给老道裁制道袍和中衣用的。

  母亲醒来,身体渐好。季英英放了心。她不免又想,晟丰泽已经回南诏去了吗?赵修缘被他打晕在山中,他还有胆子报复季家吗?

  有了事qíng做,时间就过得快了。

  为什么要让她在山上住着?季英英不明白。但华清老道不会让她在山上住一辈子,她相信华清老道这样做一定有原因。日子久了,她开始喜欢这里的清静自在。

  ★、第167章犹豫之间

  季英英和绫儿没有上坡走出那片树林,把小山谷逛了个遍。早chūn的植物绽开新芽,被她寻到许多能染色的植物矿石。她无聊之下,忙着萃取汁叶调和染料,过得快活无比。

  直到绫儿提醒她:“娘子,今天是杨大老爷七七出殡的日子。”

  季英英是杨大老爷头七的第二天上的山,不知不觉在山中已经住了一个月。头七那天,杨静渊不在杨家。今天是他父亲出殡,他会出现吗?

  然而华清老道每隔几天会送季氏的信以及吃食用品,今天老道没有送消息来。季英英本想不明白,但她能肯定,杨家有事发生。

  从huáng昏起,山里下起了雨。主仆二人用过饭,点起油灯fèng制衣裳。木门被轻轻叩响。

  鸟啄木头的声音险些被雨声淹没。季英英愣了愣,听到门口传来杨静渊的声音:“师傅。”

  她扔了衣裳飞快地奔过去拉开了门。

  杨静渊披着一件黑锦连帽斗蓬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包袱。他瘦了许多,五官轮廓更为分明。看到开门的是季英英,他吃惊地后退了一步。

  檐下的雨落在他的织锦斗蓬上,珍珠般滚落。他后退时斗蓬敞开,露出里面的素白孝服。黑白二色在他身上染出一份萧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