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人家_作者:桩桩(331)

2016-10-30 桩桩

  没有人注意到溜到河边老管家后院时,车里的香油借着季嬷嬷与绫儿等人的遮挡,猫腰窜进了老管家的院子。

  “老丈,您家的井水真甜。多谢您了。”季英英冲老管家眨了眨眼,登车回家。

  马车从后门驶进去,季英英下了车,脸上的笑容消失得gāngān净净。

  ★、第219章黎明之前

  季英英自幼在三道堰长大。地方小,几乎没有不晓得的人家。主要的街口都有衙役和赵家护卫守着。据她观察,但凡是染坊织坊这些与织锦有关的人家,前后门或多或少都有人盯着,只不过没有盯季家的人多。送香油去的老管家家里,后门就没有人盯哨。

  这种奇怪的现象让季英英疑惑顿起。联想到晟丰泽曾经出现悄悄前来,又住在了赵家。季英英下意识地认定,赵家之所以要盯着与织锦有关的人家,是晟丰泽的意思。

  让她好奇的是,赵家怎么说服县令大人的。也是用防止南诏探子潜入,私下里派人盯着这些人家吗?

  白天在诡异的安静中渡过。

  傍晚时分,朱二郎来了。他手提一篮子jī蛋,高声和季家门房说话:“我娘叫我送jī蛋给季大嫂补身子。”

  眼神瞟过去,守在巷子口的赵家护卫缩回了脑袋。他笑着进了季家大门,将jī蛋往地上一放,急声说道:“赶紧去内院报个信,我洇水从浣花溪回来的。路上遇到南面的百姓,说南诏军往三道堰来了。最迟天明就到了。”

  他着急地站在外院等着,不多时季耀庭和季英英都出来了。

  “朱二哥,你说的是真的?”季英英脸色极不好看。如果南诏军天明到,赵家定和晟丰泽早说好了,所以才会盯着染坊织锦人家。

  “真的。季大哥,赶紧收拾东西吧。再晚就走不了了。益州城去不得了。南诏兵是从官道上过来,这是要围城呢。”

  季耀庭苦笑道:“县令下令封了街。赵家出动了几百护卫家仆守着,怎么走?”

  朱二郎眼珠一转:“一两家走自然是走不成的。我来想办法,你们先收拾行李。等到能走的时候就赶紧走。”

  送走了朱二郎,季耀庭犹豫起来:“咱家几十号人,这么多东西,天明前也收拾不完啊。”

  “哥。只收拾细软,保命要紧。你还犹豫什么?”季英英见他还不想离开,急得跳脚。

  “南诏兵来了,不可能杀死所有的人吧?想拿什么仅管拿好了。益州城去不得。青城一带都是平路,来几百兵骑着马转眼就追上了。母亲身体不好,你嫂子身子沉。英英,你让季福叔套了车,送你去青城山里避避。我和母亲不变应万变。”季耀庭舍不得浣花染坊和这间老宅。也担心路上颠簸,母亲和张四娘受不住。

  “哥,你真是面!我走!”朱二郎都探听到南诏兵的动静,哥哥还抱着希望。季英英是急xing子,一跺脚折回小院,吩咐季嬷嬷收拾简单的细软,让季福套了车在车上睡着。

  她叫了绫儿来,给她抓了把金豆子道:“绫儿,你现在去给老管家报个信。去了就和香油呆在一起,别回来了。免得被赵家人发现。香油机灵,他带着你,我这边少一个人,也方便。”

  绫儿行事gān脆,将金豆子贴身藏了道:“我和香油找机会进城报信。娘子往青城去吧,回头杨家的护卫来青城寻娘子。娘子保重。”

  她给季英英磕了个头去了。

  季英英和绫儿换了胡服,和衣睡了。

  夜里,一阵紧密的锣鼓声惊醒了三道堰睡熟的人们。在多数人以为县衙的衙役又要宣扬县令大人的禁令时,街道上响起了高亢的唢呐声和爆竹竿被点燃炸响的声音。如果不是深夜,大概所有人都会以为哪家要娶媳出嫁办喜事了。

  “朱二郎!你半夜三更犯宵禁,锁回县衙里去!”赵家护卫哗啦啦的来了几十人,为首一人冲着朱二郎高声叫道。

  县衙的衙役只有十来人,全仗着赵家出了三百护卫帮着净街。衙役都是本地人,平时和朱二郎关系不错。见状也不劝也不帮忙,都站在一旁看热闹。

  看到聚拢的人多了。朱二郎朝自己的十来个兄弟使了个眼色,齐齐高声喊道:“南诏兵奔三道堰来了!南诏兵离三道堰只有三十来里路了!各家各户赶紧收拾东西跑啊!”

  “朱二郎!你妖言惑众……”话未说话的赵家护卫被十几条汉子一冲,撞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