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人家_作者:桩桩(34)

2016-10-30 桩桩

  他心里暗暗吃惊,难道在家里从来压大郎一头的儿子,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优秀?赵禀松被自己这个想法吓着了。

  争夺下任家主,争夺锦王的紧要关头,他无论如何不敢把心里的想法泄漏出去。

  好在季二娘说过,她也无法配出更好的色了。但愿,这幅jú锦能够胜过杨家的十样锦。

  ——#——¥——……

  看了几天,季英英眼前像蒙了一层纱。明明那个念头就在眼前,只需要揭开那层纱就能捉住它。像顽皮的小孩,追得季英英累得像狗一样。

  受了季氏的指使,绫儿壮肥了胆去劝她,被季英英指着鼻子骂她啰嗦得像个妇人,不如gān脆把她嫁掉变成真正的妇人。二婢都不敢再多劝一句。

  季英英看了三天。这天早晨终于扭扭脖子伸了个懒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要出去走走。”

  湘儿自动上前一步。季英英像是良心发现似的,指了绫儿:“湘儿找人把这些花给母亲大哥送回去吧。回头我给你带红糖锅盔。”

  她往外走着,发现没有人跟着。回头看到凌儿正帮着湘儿收拾,季英英不耐烦地说道:“凌儿,说你呢。陪我出门。”

  凌儿不知所措地望着她。

  “这几天累着了,你陪我逛街耍去。”

  湘儿抿嘴笑着推了凌儿一把,低声说道:“娘子嘴厉心软,还不快去。”

  娘子真的肯叫自己侍侯了。绫儿激动地眼圈顿时泛了红,急步跟上了季英英。

  季氏知道季英英心里记挂着赵家锦画的事。见她自己不再犯痴,大方地数了一百钱给她:“街上吃零嘴去。回来买几碗张记凉粉。”

  季英英应了,让绫儿揣了荷包,高高兴兴地出门去了。

  秋高气慡,季英英主仆两人顺着浣花溪闲逛。河边浣丝濯布的女子成群结队,一条河被阳光彩丝布帛染得绚丽。像一条流动的五彩染料。有专做女子生意的小贩在河岸边支起了抄手摊。也有小贩挑着豆腐脑、凉粉凉面沿河叫卖。

  “卖豆腐脑的,来两碗!”得了季英英的话,绫儿叫住了小贩。

  小贩将担子放在一棵树下,揭开了木桶盖子,热气涌出,里面一桶白嫩嫩颤巍巍地豆腐脑晃得人眼花。

  “多放一勺炒豆。”

  “好勒!”

  小贩从担子另一头的木桶中拿出碗筷,拿起木勺顺着豆腐脑边缘舀了两碗出来。浇上香油,豆油,醋。腌制好的褐色芥菜切成了丁,再铺上一层绿色的香葱末,鲜嫩的香菜末。浇两小勺烧得嘎嘣脆的huáng豆。最后拿出一个小小的瓷瓶,珍惜地洒出一些胡椒末。

  色彩分明,香气喷鼻。

  季英英和绫儿一人端了一碗,坐在一旁的大树下吃。

  不远处有一户人家。后院朝着浣花溪,院墙是竹子编成的篱笆。一丛蔷薇攀在篱笆上。大概天还尚暖,蔷薇还没完全开败,粉粉白白的花缀在枝叶间,煞是好看。

  季英英摇了摇头,这几天看花都看傻了,见花就盯着。她埋头舀了勺豆腐脑吃。

  这时一匹白马嘚嘚小跑着过来。那匹马实在漂亮,浑身没有杂毛。鞍辔烂银打就,十分华丽。骑马的男子穿了身白底织卷糙纹锦。锦衣飘飘,耀眼无比。

  季英英和绫儿都忍不住盯着他瞧。

  来人正巧就停在了那处小院的后门外。

  后院里正在浇花的老者放下水瓢来开了门,朝锦衣男子弯腰行礼,将他迎了进去。

  季英英嘴里含着勺子,嘿嘿冷笑:“杨三郎,你还敢来三道堰啊?”

  就像是找到了新的刺激点,季英英几口吃完豆腐脑,蹑手蹑脚走了过去。她头也未回吩咐道:“老实在这儿呆着等我。”

  捧着碗的绫儿不敢不听,飞快地吃完豆腐脑,数了六文钱给小贩,站在树下望着自家娘子像贼似的地接近人家的院子。

  季英英走到篱笆下,弯着腰拂开枝叶,往里面张望。

  杨静渊的马喷了口气,焦灼地趵着马蹄。

  季英英挪动着往前。

  没再蹲在马屁股后,马的焦灼感渐渐消失,歪着头好奇地看着她。

  杨静渊和老者在室内。透过窗户能看到两人促膝而坐,老者拿了卷书出来,杨静渊正在翻阅。

  季英英看了一会,见老者拿了茶具开始煎茶。知道杨静渊一时半会不会走。

  “要怎么教训他呢?”她眼珠子骨碌转动,回过头看到白马睁着一双琉璃似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自己。季英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