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皇书第2部_作者:星零(131)

2016-11-09 星零 古言

  这样的帝梓元,竟是他韩家曾昭告天下的儿媳,大靖最盖棺定论的皇后。

  不论仇怨,不究对错,太祖当年为大靖选择了一个足以延绵国祚百年的太子妃。

  可惜,世事往往不如人愿,韩帝两家到头来竟走到了这一步。

  “朕当年少时,鲜衣怒马、沙场御敌、指点江山,曾比你更狂更傲十倍。少年人,这把椅子朕和太祖倾韩家之力都坐得不甚安稳,遑论是你。”嘉宁帝半点未怒,看着帝梓元,眼底带些许怅然,“帝梓元,等你在这天下之位上坐个十年,享天下权柄后,再来论朕亦不迟。”

  高坐皇位的帝者褪掉了平日的qiáng势冷酷,低沉的话语在乾元殿内回响,竟带着劝诫和指点。

  帝梓元眯眼,半晌,冷斥一声,“谬论,权位固重,人心更重。不得人心,何以得天下?”

  嘉宁帝迎上帝梓元挑衅的眼,沉声回:“人心固重,权谋亦重,不善权谋,何以平朝堂?”

  无言的对峙在乾元殿内静静流淌,大靖王朝里权力最盛的两人各不服输,仿似以天下对问。

  “擅权谋又如何?”帝梓元微微朝后一仰,目光轻抬,“陛下,如今是你输了。”

  帝家人心得尽,权柄在握,韩家如今之势已不如帝家。

  “那又如何,就算朕输,我韩氏依旧是大靖之主,韩家数十年权力沉浮在这皇城上,八方诸王仍在,帝家纵如今威势bī人,难道还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改朝换代,篡权取国?”嘉宁帝声音沉沉:“帝梓元,一朝为臣,你帝家将永远为臣。”

  乾元殿内寂静无声,唯chūn风从窗外拂进,将帝梓元的衣摆chuī起,晋衣袖摆内,露出一截明huáng的卷轴。

  “陛下,不知于天下百姓、朝堂百官而言,是你的谕令有用,还是太祖的谕旨更胜一筹?”

  嘉宁帝瞳孔紧紧一缩,露出一抹冷厉来,朝帝梓元望去,“你此话,何意?”

  太祖谕旨?已经故去十八载的先帝还能把这天下留给帝氏不成!

  帝梓元缓缓起身,抽出袖中卷轴,印着太祖谕旨的圣旨在两人面前展开。

  “陛下,太祖元年,先帝曾下过一道圣旨,圣旨中言忠王和靖安侯同享储君之位,陛下善记,想必没有忘记此事。”

  当年的忠王就是如今的嘉宁帝,当年太祖这道圣旨颁下后曾令满朝哗然,帝永宁请辞数次,但直至太祖驾崩,这道圣旨始终未从帝家收回。

  嘉宁帝面色微变,左手在御椅上摩挲而过,藏住眼底的惊涛骇làng。

  “直到先帝驾崩,这道圣旨都未被废除。陛下……”帝梓元清冷的声音在乾元殿内响起,掷地有声,睥睨天下。

  “帝家靖安侯享储君之位乃太祖之旨,如今帝家仍在,帝家的靖安侯君亦在。”

  帝梓元朝嘉宁帝看去,手中太祖遗旨迎风而展。

  “臣若请陛下允先帝之旨,不知可算是篡权取国,冒天下之大不韪?”

  第五十一章

  乾元殿内,朗朗之声,清澈无垢。

  嘉宁帝有一瞬间的晃神,这样的帝梓元,和当年在昭和殿对着太祖质问的他何等相似。

  “我乃大靖嫡子,名正言顺的大统继承人,缘何我不能登天下位,掌大靖乾坤?”

  当时,太祖是如何回答的?十八年前,太祖一语未言。只三个月后在其弥留之际,将传位圣旨和传国玉玺一并jiāo到他手上。

  “从此,大靖、朝臣、百姓一并托付你手,朕大行在即,只望你无愧大靖天下和韩氏列祖,百年之后尚有面目来见朕。”

  如此重托,如此重嘱。

  数十年前,他意气风发,只觉天下尽握,数十年后,嘉宁帝早已不知,他可还有面目去见九泉之下殷殷嘱托的先帝。

  不止是太祖遗旨,帝梓元扬手的瞬间,她指上碧绿的通天玺亦跃入嘉宁帝眼中。

  帝家之权已经传承。嘉宁帝心底重重叹息一声,面上却半点未露。

  “要朕允先帝之旨?”嘉宁帝望着龙椅下隽然而立的帝梓元,缓缓起身,目光如炙,“帝梓元,你想为皇?”

  帝梓元抬首,眼微扬,“若臣想,陛下又能如何?”

  帝梓元话音落定,嘉宁帝负于身后的手猛地一抬,眸中瞳色几变,复又轻轻放下。

  窗外,一直守着的赵福见嘉宁帝把诛杀令收回,赶紧打了个手势,四周已露尖峭的银色寒光悄悄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