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皇书第2部_作者:星零(147)

2016-11-09 星零 古言

  这一下满朝金金贵贵的大学士们都不吭声了,一边一本正经又有涵养地说着“皇朝的未来全在这群聪慧子弟身上,是该多栽培栽培”,一边施施然接受了帝梓元的安排。

  文官大多出于百姓之家,素来清贵,千两白银可当三年俸禄,又来得名正言顺,既得名又得利,何乐而不为。况且这些大学士俱是当年的状元探花出身,学识上各有千秋,谁都不想教的弟子落了下乘,各个卯足了劲倾囊相授。

  当然,至少有秀才学识且十二岁以下才能入崇文阁拜师,这一要求极为苛刻,筛选下来,帝都内亦只有八位孩童被送进阁内学习。一年下来,这八人在学识见解上脱胎换骨,名声大噪于帝都,一时传为整个大靖的佳话。

  闻得消息的各地王侯勋爵纷纷上呈奏折至华宇殿,希冀将自家优秀子弟送入崇文阁内学习。在这两年削世族之利让于民的施政措施后,帝梓元的崇文阁之举总算在世族中扳回了点人心。

  帝烬言幼时师从崇文阁老学士,近日听多了他们闲谈时教弟子施展才华的比拼,一时技痒向帝梓元请求入崇文阁教学,帝梓元眼皮子一扫允了他,第二天便给他塞了第一个学生进来——韩云。

  太子韩云年仅六岁,虽有右相启蒙,但学识明显够不上入崇文阁,不过这后门走的太qiáng硬,让人无话可说。

  摄政王的命令传到崇文阁后,这群个xing高傲的大学士们愁了好几日,大靖太子历来在宫中由太子师教导,从未在幼时被送出宫学习过,如今堪堪六岁的小太子被摄政王粗蛮地送出了宫,他们到底是在底下伺候着好,还是在高堂上执鞭教导得好?是好好教导得好,还是把太子养废了好?摄政王的心思崇文阁院正周彦还真不敢猜。他心底转了个圈圈,默默把韩云入崇文阁第一堂课的导师安排成了帝烬言。

  既然摄政王让靖安侯世子为太子师,那就看看靖安侯世子是怎么个教法吧?

  韩云长到六岁,除了这两年被谨贵妃带到城郊别苑给嘉宁帝请安外从未出过皇宫,也没出过谨贵妃的保护圈儿。这次若不是帝梓元的qiáng势,她说什么也不会把眼珠子送到崇文阁去。

  韩云出宫进学这一日,谨贵妃牵着韩云入华宇殿拜访帝梓元,本想众目睽睽下亲自把韩云jiāo到帝梓元手上,顺便正式拜会这个嚣张得逆了天的摄政王。

  哪知在华宇殿外候了半晌,却只等到福海回了一句“摄政王早起出宫狩猎,夜晚才回”便被打发了回去。

  纵使谨贵妃素来xing子温和涵养好,听说从华宇殿出来的时候,脸色也是冷沉的。

  谨贵妃立在崇阳阁上,可望见禁宫卫队护送着韩云朝崇文阁而去。

  “帝梓元欺人太甚。”谨贵妃未回转头,对着身后立着的人沉声吩咐:“上次你对本宫说的事……”她转了转指上的扳指,微凛的面容竟有些肖似嘉宁帝,“就按你说的去办。”

  “是,娘娘。”承恩立在她身后两步远,微微躬身,埋下的眼底染上了冰冷的笑意。

  小太子的行辕从宫内浩浩dàngdàng而出,停在了崇文阁学士府前。崇文阁院正周彦领了一众大学士出府迎接,队伍中唯独少了靖安侯世子帝烬言。

  虽然帝烬言被帝梓元令为太子师,但终究不是太子名正言顺拜的老师,太子头一日出宫便未接驾,足见帝家如今在朝堂上权势滔天。

  满帝都的勋贵都猜着以摄政王的xing子,一个不慎便有可能把江山夺了给亲弟来坐,还真说不好将来谁的身份更尊贵。

  迎驾的众人暗暗咂舌,想着行辕里头的小太子究竟会如何做?

  韩云掀开布帘,周彦领着众人上前行礼,他朝接驾的人群扫了一眼,瞧出传说中那位大靖最年轻的状元郎没有出现。

  一旁跟来的侍卫是个没眼色的,见小太子立在车架上就要上前去抱,却被板着脸的小太子甩了个冷脸。侍卫默默退到一边,算是明白了宫里装得跟小猫似的小太子其实是个有脾气的。

  “周大人,孤的老师呢?”韩云一双小手负在身后,瞅着周彦问得一板一眼。

  周彦眼一眯,想着才六岁的小太子也不是个省事儿的主,众目睽睽之下回的不好,说不准明日朝会上便会有人参奏帝烬言藐视皇家。

  周院正做了半辈子正正派派的崇文阁大学士,风范扎实得很,朝韩云躬了躬身,回:“世子今日头一回入崇文阁执教,正在后阁为殿下的授课做准备。殿下,请入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