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皇书第2部_作者:星零(4)

2016-11-09 星零 古言

  她知道没有人会应答她,可是她不愿让安宁的墓前只剩下苍白空dòng的沉寂。

  安宁一个人在这里睡了这么久,太孤单了。

  又沉默许久,一坛酒已入口大半。帝梓元面容微醺,她靠在墓碑上,望向天空,雪花落在她脸上,青南山下茫茫一片。

  她忽而不甘,闭上了眼:“刚才我是骗你的,安宁,我们都不好。苑书回来说诤言都不会笑了,打胜仗了不笑,受伤了也不痛。你皇兄他在知道你的死讯后qiáng行出战,鏖战五日五夜,差点死在山南城下。我也不好……”

  帝梓元睁开眼,莫名的悲意在冰冷的墓碑前一点点宣泄。

  “你就这么死了,我这辈子都不会好。安宁,你知不知道?”

  她眼底醉意浓浓,一双眼雾蒙蒙的,嘴角逸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整个人毫无预兆地朝雪地上倒去。

  一双手突然出现,将帝梓元倒向雪里的身体稳稳接住。

  藏青的身影半跪在地上,肩头落着厚厚一层雪,不知道已经来了多久。

  青年头微垂,一年光景,以往温润的眉眼染上了厚重的凌厉,但望着怀里的女子时,仍只有暖煦。

  他端详帝梓元良久,抬首朝身前的墓碑望去,沉下眼底的钝痛。

  “安宁,现在我没脸在你面前说任何话。等这场仗打完了,我再来看你。我知道你放不下韩家和帝家的恩怨,我答应你,只要我活着,就绝不让父皇和梓元有兵戎相见的一天。”

  话音落定,大山深处,突有鸟鸣,像是应答。终使为着这千里孤坟而来的两人不至太过孤寂寥落。

  韩烨朝安宁的墓碑深深望了一眼,把喝醉的帝梓元背在肩上,转身循着来时的路朝青南城而去。

  苍茫雪地里,两人的身影淹没在皑皑白雪的尽头。

  大靖和东骞的边境,北陲城。

  施诤言独自立在城头,神色中隐有风霜之意。他腰里别着一支染血的火红长鞭,目光投向千里之外的西北,身影萧索而坚韧。

  第二章

  连降大雪的西北难得出了个晴日。

  帝梓元睁开眼,盯着窗外的暖阳有些晃神。她从榻上坐起,额头抽痛感一阵阵袭来,有多少年没这么失态过了?想起自己在安宁墓前说的荒唐话,帝梓元揉了揉眉头,她是怎么回来的……?

  “你胆子倒大,连十几岁孩童都不如的酒量,也敢在雪地里喝醉?”脚步声在门外响起,青色擞白呓磕凇逆光下,来人的面容有些模糊不清,帝梓元却识得出这个声音。昨日安宁的祭日,他到底还是来了。

  藏起眼底的暖意,帝梓元仰头,“是你带我回来的?”

  韩烨把醒酒汤放到软榻旁的小几上,不温不火回:“正确来说你是被我背回来的。”他说完坐在一旁,朝醒酒汤瞥了一眼。

  帝梓元难得有几分尴尬,咳嗽一声端起醒酒汤喝下。她的目光逡巡片刻才正儿八经落在韩烨脸上,这一瞧,微微一怔。

  沙场喋血一年,韩烨眉间更为冷冽。纵使是她,如今也瞧不出韩烨眼底的深意。初入西北时两人关系正当缓和,如今横隔上了安宁的死,再见面时却只剩沉默冷凝的氛围。

  “惠安城如何了?”气氛有些沉闷,帝梓元放下碗问。

  “半月前一场恶战,北秦军队退回军献城,鲜于焕伤了元气,半月之内无再战之力。有温朔在惠安城,暂时不用担心。”

  一年拉锯战下来,老将牺牲不少,只能让资历尚浅的将领补上。唐石留守尧水城,总握潼关,温朔守惠安,归西驻扎山南,至于苑书,帝梓元把她留在了最危险的邺城。论调兵遣将,这几人都比不上自小跟着帝梓元在军中打滚的苑书。

  两人都没有提起战乱之时还回到青南城的原因。有时候,不言反而更好。

  帝梓元起身走到房间一角的沙盘旁,“鲜于焕毕竟是北秦老将,若不是我们一东一西牵制于他,这一年也难让他退败。西北冬日寒冷长久,北秦国内少粮,他们的军队深入西北,粮糙不足,这场战争持续一年,北秦朝堂上也不是初战时的铁板一块。但如今的状况对我们来说也非全利,大靖将士多来自南方,不熟悉西北地形,扛不住恶劣的天气,骑兵的战力也不如北秦人。再加上两线作战,兵士不足,去年水灾江南粮仓十损其八,打了一年仗,怕是朝廷的存粮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