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皇书第2部_作者:星零(86)

2016-11-09 星零 古言

  天已大亮,恰在此时,今日头一抹鹅毛大雪伴着晨曦之光从空中落下,雪花散落在锋利的长剑上,被横空劈成两半,天地之间更添冷寒之色。

  一道素白的身影迎着风雪从梅林深处走出,逆光下,她的容颜瞧不大真切。

  银白的长剑发出清越的声音,脚步声熟悉如斯,连澜清迎着光,无需去辨便知来者是谁。

  难怪帝梓元要将自己阻在五里亭,原来是为了她。

  连澜清突然想起,十一年前他在大漠深处被那孩子救起留在君府养伤,一躺半年。她知他无聊至极,伤愈后带他出府游玩,来的就是这方梅林。

  那也是深冬,可那日即使他被冻得腿脚僵硬,却依旧觉得温暖。

  这十年,她的笑容和信赖是他背负血仇的人生里微一的慰藉。

  他对莫天说了假话,四年前,他若执意,本可推掉和君家的婚事。

  他明明不是秦景,故土家国里有他的骨血亲人和自小订婚的女子。他为复仇而来,原就不该有任何羁绊牵挂。可他舍不得,舍不得她嫁作别人妻,哪怕只是曾经能与她缔结姻缘,都让他甘之如饴。

  四年前施元朗问他可愿取君玄,他点了头。

  可终究,他毁她君家百年名声,害她一世幸福。

  连澜清抬头,看着大雪中缓缓走近的女子,眼底深处满是涩然。

  君玄,你知道我是谁了吗?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如果,你知道的时间不长就好了。

  秦景还活着,对你而言,怕是不如早就死了,对不对?

  第三十一章

  五里亭数百米外,一处山谷下,疾奔的韩烨勒马停住。

  “吉利,你和五位先生继续向前,一路朝东而去,一日后再回程。梓元,我们弃马,连夜绕过湖山赶回潼关。”

  韩烨挥手让众人弃马。除了帝梓元,其他人皆一副疑惑的模样,连那十位孤傲清冷的准宗师眼底也露出些许不耐。

  “殿下,这是为何?来时归西将军说过,上个月虎贲营的将士发现了一条小路,我们只需半日便能抵达潼关。湖山山路料峭,终年积雪,不甚安全。”吉利担忧道。

  “连澜清若是个简单角色,又怎么能在一年内统帅三军,和鲜于焕平分秋色,你们往后看。”韩烨摇头,朝北秦马匹踏过的路指去。

  糙丛上被马踏过的地面上不露痕迹地零星散着一道细小的银米分,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察觉。

  “他定然遣了擅长隐藏行迹的细作跟在我们身后,如果踏着这几匹马回潼关,日后的行军路线会被他们摸得清清楚楚。连澜清恐怕早已将我和梓元不在潼关的消息传到边塞诸城了,我们必须及早赶回。”

  “殿下,奴才明白了。”

  吉利知道战场上qíng势紧急,肃然领命,也不多话,带着五位准宗师朝东方疾驰而去。

  韩烨从马上跃下,朝帝梓元伸手,“梓元,下马,我们上山,绕过湖山回潼关。”

  “不用了,你回潼关便是,我回青南城。我已出来十日,晋南的军粮想必已经运到,我要亲自护送这批粮食过虎啸山去邺城,否则苑书再难守一个月。”帝梓元回绝,调转马头yù走。

  韩烨忙拉住帝梓元的袖摆,“不可,此处地境还在北秦巡视范围内,你一个人太危险了,跟我回潼关,绕境内而回,虽然慢几日……”

  “有何不行?”帝梓元打断韩烨的话,声音一扬,“屯兵数万的军献城我都闯了,还怕这边境两军的jiāo锋之地?倒是太子身系三军之危,还是在诸位高人的护送下速回潼关吧。”

  “梓元。”帝梓元显然为军献城一事动了真怒,韩烨听出她话语中的嘲讽淡薄,却难说出一句辩驳的话。

  远处马蹄声响起,一骑青衣飞驰而来。

  两人望去,正是受帝梓元令拖住桑岩、在君家高手帮助下顺利脱身的长青。

  “小姐!”长青近到两人面前,先察看帝梓元有无受伤,见她无碍才朝韩烨拱了拱手,“长青见过太子殿下。”

  韩烨颔首,yù继续劝帝梓元经湖山回大靖国界。

  “韩烨,如今只剩下云景城和军献城尚在北秦之手,你留在潼关。等军粮送到各城后由我去攻云景城,军献城jiāo给你。大靖北秦停战之前,我们不必再见了。长青,我们走。”未等韩烨开口,帝梓元只留下这么一句,然后一扬马鞭,朝青南山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