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出来了,我却连看他一眼的力气都没有。待我耳边能听见轻轻的说话声我使劲睁开了眼睛,一摸肚子,嗯,对,我生完孩子了,扭扭头,在我旁边,薄薄的被子裹着一个只露出小脸蛋的孩子。我的孩子,虽然身上还没大力气但我还是爬了起来俯身看看她。
“嘿,女儿,崔花花,我是你娘。”我轻轻摸她嫩滑滑的小脸蛋儿。
“崔夫人,我觉得……”崔扶的声音从chuáng边传来,有些犹豫的样子。
“嗯?觉得什么?我觉得她好像真的挺像你的,长大了应该很漂亮。哈。”很漂亮的女儿就可以多收点彩礼钱。
“崔夫人,醒醒吧,还是想想我们怎么给两个臭小子攒钱娶媳妇吧。”崔扶说着撩开帘子,端了一碗米粥和两个jī蛋。
我看着那张粉嫩嫩的脸,要是跟崔扶一模一样,那也太……
“别愁了,来,崔夫人,车到山前必有路,莫急莫急,等他能娶媳妇也得要十几年呢。”崔扶说道。
越长得开小娃就越像崔扶,左邻右舍的婆媳媳妇常来抱,一抱就一个上午,那亲热的样子就像我小儿子是她们亲生的似的,她们说,这孩子可真俊,满阳关城里的闺女小子都算上也赶不上,你们两口真是好福气。
我想,这需要什么好福气,只要有个像崔扶这样的爹就醒了,转头我又想,也对,崔扶这样的爹可不是随处可见的,确实需要极大的好运气。
小儿子的名字一直没定,其实看他那个小样子我真想把他当闺女养所以也一直没有催崔扶。
崔扶说,我们小儿子叫嘉桑吧。
我瞅他。
崔扶说,禾、桑都好了日子就好过了。
我说不行怪怪的。
崔扶说,那叫嘉华吧,华乃花之通字,可以当女儿养。
这回反对的是崔嘉禾,他说还是嘉桑好听。
二比一,于是自此后,家有儿子嘉禾、嘉桑。禾苗叫他弟弟小桑苗。
小桑苗两岁的时候我们准备启程去看他们的外公,也就是我骆驼爹,可收拾好了没等动身便听得朝廷旨意大赦了。崔扶说收到了邹昉的来信,他们已回京城了。于是,我们一家便转向京城,一路上倒也平静,禾苗爱玩桑苗喜静所以倒也闹腾不起来。
禾苗说,桑苗真像庙里的小和尚。
京城在视野里出现了,庞大的一片,有些黑压压的,令人压抑。
进了城门,从未见过如此多人的桑苗终于有些好奇了,小脑袋几乎就长在了车窗上,我问他好看么,他说,好多人。
马车越走便越是我熟悉的光景,直到在那老旧的宅子前停下,我不由得感慨,果然是命,兜兜转转还是回到这处老宅,只是不知我骆驼爹如今作何感想,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所作所为,会不会还会想起被他抛弃的结发之妻。
木门咯吱响了,门里,一个小罗锅抬头看来,满脸喜色:“大姐,你们来了。”灰色的粗麻衣衫,左手一个陶盆,右手一把铁钩,我们见了院他便忙把东西放在一旁迎了上来,禾苗是见过他的所以还认识,大声叫了“舅舅”。桑苗真被他拽着也清脆叫了声。邹昉看他又看禾苗又看我和崔扶然后一把抱起桑苗往屋里走。
屋门开了,站着两个白发老人,我骆驼爹背驼得越发厉害,下巴几乎挨到胸口了,旁边那位富二娘,粗布衣裙,头上无一件钗饰,曾经那光润的脸上如今也满布皱纹,看我一眼神qíng立刻便讪讪的,两手搓着,不知所措的样子。
禾苗叫外公,桑苗也跟着叫,然后回头看看我:“娘,外公是谁啊?”
“外公是娘的爹爹,舅舅是娘的弟弟。”禾苗给他解释,桑苗在邹昉怀里点了点头,很深沉的样子:“那娘的娘,娘的哥哥,娘的姐姐,娘的妹妹呢?”
我觉得这时候不是给他讲亲戚称呼的时候,没法讲,怕他认错人。
屋子里和外头一样简陋,看起来黑dòngdòng的,都坐下了却不知道说什么,我便又看向崔扶,我们说着话,富二娘翻箱开柜拿出一包儿红红的枣,拿出去洗gān净了用一只小小的浅竹盘装了放到禾苗面前,禾苗笑眯眯地道:“多谢姨婆。”
“娘,姨婆是……”已又转到我怀里的桑苗本来有点困了,大概是鼻子太灵闻到了红枣儿的香味所以jīng神了,又听到禾苗说姨婆就顺便想问,我忙拿了一颗枣放他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