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没什么可过,在祠堂里祭了祭先人。
跪在那儿,前头老骆驼一本正经的给一溜儿牌位烧香,我记得小时候就一张黑魆魆的家谱拿出来挂挂,供上两个大白尖馒头了事,现在有钱了,祖宗都金贵起来,也终于不用挤一张纸上大家抢两个尖馒头了。
我那位舍身入了道观的三娘终究没露面,二娘身边的那个蒲团便一直空着。
对这位我还真是有点好奇了。
我昨天寻思卢琉桑来要才给,今早才想起来,他外祖家在万年,他应该会过去过节的,可惜,我想明白的时候卢琉桑已经走了。
冬至节过了,卢琉桑迟迟没回来,我寻思他最好待到年后回来,哦,不,再别回来才好。他要在京中置办的宅院应该也好了,那就利索地搬过去,大家都清净。
在一个gān冷gān冷的日子,宝光客舍开门做生意了,冯小宝出的面,我在里头冒充伙计,因为搬椅子慢了些还被一个小个子给吼了两句,我任他吼,他吼才说明真是怕生意弄不好呢。
出乎意料的,居然不是门可罗雀。
我夸冯小宝,他就高兴得一拍胸脯说,这世上有我冯小宝做不好的事qíng么?
来住店的果然多是书生,背着照袋油伞还有如同马怀素chuáng上那样的小包裹,冯小宝偷偷问我如果马书生来住如何?我说不如何,这里太吵不适合温书,他住在那里挺好。
其实我心里想的是,他若来了,这店中人多眼杂我总不能众目睽睽之下总是给他“嘘寒问暖”,估计到时候不只他别扭,我也好不到哪儿去。
快申时,冯小宝偷偷给了我一袋铜钱并一份誊写的账单,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某间某客及房价,我没拿,这客舍如今写了我和冯小宝的名字哪有我一人拿钱的道理,虽认识冯小宝时间不长,但依我市井里混出来的眼光我还是相信他。
往回走,寒冷的日子我居然没觉得冷,也许,这就是有底气的缘故,在集市上买了些五花ròu和酒我又直奔马怀素,哦,惟白兄的住处,眼看着过了年就要大考了,我寻思他常年吃得清淡,这会儿怎么也得补一补,听说考场里号舍是用墙壁隔出来的,一月里的,那得多冷,马怀素这样文弱得遭多少罪!
因我近来来得勤,与惟白愈发的熟识起来,我买什么他也再不推辞,只是,每次都要劳他细细地煮了与我吃,我顶着裴光光的名字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不会厨艺完全不用感到丢脸。
“皎皎,你今日怎么如此高兴?”马怀素在细细地翻炒那ròu,铁锅正在努力要炸出肥ròu的油,发出滋滋的声音,小小的屋里飘着ròu香,我正切着一把蒜苗,这是惟白兄秋天里买的蒜,然后用几个缺了口的大罐子栽出来的蒜苗,一茬茬的长出来,他说割一把拿来炒jī蛋很是鲜美。
我今天有点邪心思,看他在那里小心翻炒着ròu我竟暗想着以后成了亲的生活,然后我决定回府去厨房跟着学厨艺,君子远庖厨,马怀素那双手是翻圣贤书的,怎么能烟熏火燎的呢。当然,这不能跟他说,怕吓得他弄翻了锅。
我说东家说给我涨几枚钱所以高兴。
一高兴,我多吃了碗米饭,还出乎意料地打了个嗝儿,我几乎死的心都有了,这下粗鄙到底了,我估计我的脸一定红得像秋后的gān枣儿。
这个嗝儿打得我低着头也没帮他收拾了碗筷便跑了。
这段日子我过得特别舒心,一来有钱赚,二来又在马怀素那儿蹭了几顿饭,三来自然就是卢琉桑自冬至节离开还没回来,他不在高兴得我每天饭都多吃大半碗。当然,真高兴的就我一个,邹暖的小圆脸眼见着快被失望拉成长脸了。
这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我理解,特别理解,感同身受。
老骆驼的三房
舒心的日子就像铜板,眼看着是一堆,进了“年头”这个赌场没一会儿就见了底儿,一转眼都快年关了,府里忙,其实是没我任何事儿的,可老骆驼发了话让我大冷天少往外头跑。好在客舍里头也没什么事,马怀素那里又要多些时间温书,所以我就老实窝在家里,每天守着暖炉和熏笼过活。
邹昉说,大姐,你好像脸圆了点儿,我照照镜子好像是脸颊多了点ròu,看着不那么我见犹怜了。
人闲着要磨牙的时候就总想听点新鲜事儿,我每天就竖着耳朵听丫鬟们说话,终于有天给我听到了三夫人的事,她们叽叽咕咕的,说大夫去给三夫人瞧过了,好了些,大概可以回来过个年,二夫人正让人收拾院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