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那代表着天子的龙袍,她早就不顾他的身份,早就扑上去了。忍住,忍住,她一定要忍住。无论这个小正太如何的可爱,如何的引人犯罪,她一定要忍住。某女为了压抑自己的冲动只能qiáng硬着身躯,沉着脸不让自己的尖叫声,赞叹声发出。
方才一见自己新任太傅进入门口,心怀着谦虚,拿着自己刚写完的文章上前请求赐教的小皇帝恭敬地将那张写满字的纸递上去。但是,望着那一脸凝重的脸孔,他失望地小声道:“太傅,我写得很差吗?”
那带着浓浓失落的声音终于让某女清醒过来:“什么?”而后,她后知后觉地发现眼前那张写满字的纸,知道小正太要她评论。
她接过纸,准备要好好的研究,好能在小正太面前村立一个好老师的榜样。
在那期盼的目光中,她将全副心力都放在那张纸上的文字上:好漂亮的字哦!想不到年纪小小的,居然书法如此了得。收起了感叹,将心思放在内容上,她唇边的笑容顿时冻结:这写得到底是什么东东啊?虽然通篇没有一个字是生字,但是,她楞是没有弄明白这一个又一个字的连接在一起想要表达什么。高频率出现的“之乎者也”,没有段首,没有段尾,没有空格,没有标点符号,这也太考验她的看字读意能力吧!
“太傅,朕这篇文章做得怎么样啊?”漂亮的黑眸中闪烁着期盼。
面对如此灿烂的期盼光芒,冷汗不自觉地冒出,她只能发出一个音:“厄一”
“怎么样?”小正太整张脸发出刺目的期盼光芒。
那光芒令冷汗顺着她的脸旁划下。她不会第一上课就在小正太面前出丑吧!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一道灵光闪过。红唇微翘,她拿着那张纸,装做真得看懂得般地点头,开始忽悠小正太了:“恩!这文章写不错,完全将主题给突现出来,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语句通顺,机构鲜明……”
看着那因为得到正面肯定评论而一脸兴奋的小帅哥,她马上在内里大发感谢之语:感谢国中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经常使用如此空dòng却有具有高度套用xing的评论。
她忽然停住了点头,一本正经地道:“圣上,这写文章除了能一气呵成外,还有能将文章的主题深刻脑中。你来给我讲讲这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于是,小正太在某女的忽悠下,眼带崇拜与期待的详细地将文章的主旨给讲出来。
听完后,她终于知道这文章在写什么了。原来,这是一篇关于为君之道,治国之道的文章:通篇以“仁”为中心展开正反两面论证,治理国家实施仁政的必要xing。
“太博,我讲得怎么样啊?”那清亮悦耳的声音终于停止了。
她笑着点头道:“圣上写得很好,讲得更好。”对于孩童的教育她崇尚是肯定教育。肯定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在肯定的同时,慢慢地引出他们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教育更容易让他们接受,而不至于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为自卑提供滋长的土壤。
“但是,圣上你要知道关以仁政来治理国家还是不够的。”
她还没讲完,小皇帝就打断道:“太傅,仁政是孔圣人提出的。难道孔圣人说得是错误的吗?”一直以来受孔子言论教导的小皇帝对于如此颠覆圣人言论的话语,潜意识的排斥。
“仁政确实是治理一国的最理想的方法。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她先是给予肯定,看到那张小正太脸上的抗拒逐渐消失后,接着道:“所谓的理想乃是指对未来事物的希望、想象,是没有实现的。但是,理想的实现不是一促而就的,需要考虑现实的条件。”
看着小正太脸上的疑惑。她知道如此的言论对于一个七岁的孩童来说稍显深奥。她决定开始换了个方法,笑道:“圣上有没有听过故事?”
“故事?”小正太歪着脸疑惑地问道。那模样刹是可爱。
qiáng忍着想要伸手掐上一把的冲动,她道:“就是例如孟母三迁的典故。”
看着那了然的小脸,她继续道:“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凶xing残bào的恶人喜欢日杀一人。由于他武艺高qiáng,连官兵都无法抓住他,因此,地方的百姓就特地去千里之外,请一个武术高超的高僧来收复这个恶人。那个高僧不喜杀生,在确保自己生命安全的qíng况下,每天给那个恶人讲佛经,企图能用无量佛法感化这个恶人。圣上你猜这个恶人有没有被感化,放下屠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