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五更刚过,雾桐几个人就起来梳洗,玉回一夜没睡,听到动静也坐起来,任由几个人给她梳洗打扮。用过早膳,就有小宫女进来说王修媛来给玉回送行,玉回忙走到门口亲自迎了王修媛和才人孙语谣进来,雾桐忙捧了茶来。王修媛看着屋里几个包袱,对着玉回笑了笑,说到:“妹妹今日赴京,姐姐来送送你。恐怕以后我们姐妹没有见面的时候了,妹妹保重。”声音里带着苦涩,玉回忙道:“修媛娘娘也请保重。”孙语谣在一边只是静静地看着玉回,也不言语。坐了一会,陈亦带领着一群宫女太监来了,四个太监抬了一顶软轿。王修媛忙站起身拉着玉回的手:“妹妹,时辰到了,该启程了,妹妹一路顺风。”孙语谣跟在王修媛身边,两手绞着手帕,低垂着头。玉回走到她身边,拉起她的手说到:“语谣,别难过了,我很快会回来的,还要你帮我照顾我的花呢!”语谣使劲点了点头,然后说到:“可是姐姐,我不希望再看到你了,你一定不要回来了。花我会好好照顾的,你放心吧。”玉回低头不语。
陈亦上前恭敬地说到:“玉回小姐,时候不早该起程了,请玉回小姐上轿。”雾桐和雨樱扶着玉回,早有太监打着轿帘,玉回慢慢坐进软轿,眼睛仍看着忍着眼泪的孙语谣。太监放下轿帘,陈亦马上吩咐出发,立时只听到脚步声和衣裙摩擦的声音。玉回没有再看,因为她觉得王修媛和语谣的目光让她心痛,两个风华正茂的女子就这样带着失望与希冀每天过着这样的不见天日的生活,她害怕有一天也会过这样的日子,她不怕寂寞,却怕失望与希冀并存的挣扎。可是此行她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已经没有了记忆了她根本没有办法去推算未来。玉回心中充满了忐忑……
出了禁苑,软轿被放了下来,雾桐扶了玉回下轿,陈亦忙趋步过来:“玉回小姐,因为赶路所以要换乘马车,路上会很颠簸,还望玉回小姐体谅。”玉回看着马车,轻轻点了点头。一切安排妥当,马车驶出行宫。
马车上布置的很舒服,坐着卧着都很舒服,还有一个小小的窗户,挂着紫色的帘子。坐在马车上,玉回心里充满了好奇,四年来她第一次踏出宫门,对外面的世界她很好奇,于是她时不时地掀开帘子看外面林立的店铺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她竟然恍惚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只是想不起来,她很懊恼,因此更加贪婪地看着外面的一切,希望某一个景物能让她想起以前的生活,不知道为什么她此时对自己以前的生活充满了兴趣。正看着耍杂技的出神,马车猛然停了下来,她的目光马上向前看去,却仍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因此她放下帘子,唤雾桐来问清楚,雾桐告诉她是因为有人忽然横冲出来,马有些受惊,还好陈亦已经安抚了马儿,马上可以赶路了。果然,周围的人很快散去了,马车也继续前行,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年轻女子喜悦与诧异的表qíng。
雁字回时翠微惊变(1)
李府
一个年轻女子走进门口,门口的小厮恭恭敬敬地垂手说到:“三少奶奶。”年轻女子并未理会,直接往里走去。回到房间她仍旧紧皱着眉头,连丫鬟捧来的茶水也没动。到了晚饭时分,一个穿着红裙的丫鬟进来,轻声说到:“少奶奶,传晚饭了。”年轻女子点了点头,随那红裙丫鬟去了。
进了饭厅发现只差自己一个,马上福了福身,说到:“让爷爷奶奶和爹娘久等。”李老太爷说到:“坐下吧。”年轻女子又福了福身才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旁边的李淳飞悄悄问到:“你怎么晚了?刚刚从店里回来?”年轻女子摇摇头也没有说话。她只慢慢吃着碗里的米饭,也不说话。
“烟儿,你不舒服吗?”开口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年轻女子摇摇头,李老太爷也说到:“是啊,寒烟丫头是不是有心事啊?每天唧唧喳喳,今天怎么忽然安静了?”一桌子的人马上都看向她,她想了想犹豫着说到:“爷爷,寒烟今天遇见了一个人。”一句话所有人的兴趣都被勾起来了,李老夫人笑着说到:“遇见个什么人哪?连饭都不好好吃了。”寒烟扫视了一圈,看到每个人脸上期待的表qíng,她小声说到:“是小姐。”果不其然,所有人脸上都一暗,李淳己忽然问道:“她还好吗?”寒烟看看李淳己,仍旧摇了摇头,“我觉得不好,小姐脸上冷冷的,一点高兴的表qíng也没有。”李淳己听了低头沉思不语。李老太爷轻咳了一声,说到:“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