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暗与流年换_作者:东篱菊隐(37)

2016-10-29 东篱菊隐

  唤了位伶人来击鼓,知梦嘱咐她不准停在太子妃身旁那位女子身上。

  一轮轮击鼓毕,红艳的梅花总是停不在女孩儿手里,眼见着别人念了许多诗女孩面色有些焦急。知梦只是冷眼瞧着。

  其实这游戏实在无聊,众大臣虽是能诗善赋的可在皇帝面前也都收敛了些,况且还有本朝文坛、政坛领袖杨士奇等人在座。

  因无趣,朱棣便失了兴致只喝酒,众大臣也只得陪着。

  “丫头,在座的人都念了诗,只差你一个,瞧瞧你还会什么。”朱棣道。

  知梦一怔,朱棣平时只在无人时叫她丫头,今日这是……也来不及细想知梦忙回话道:“回皇上,奴婢倒是会一首,不过算不得古人之诗。”

  “又是你自己做的?”朱棣问道。

  知梦摇头:“奴婢没有那样的境界,做不出来。待奴婢念完了再告诉您如何?”

  朱棣便点头,知梦定定神轻声念道:“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这是?”朱棣疑惑。

  “臣不才,只是这是臣年少时随手所作,萧女官怎会知晓?”站起来冲着朱棣抱拳的人是台阁重臣杨士奇,他一向深受朱棣倚重。

  “杨阁老乃当今文坛领袖,一诗一句都被民间书馆搜集付梓流传,知梦也是在宫外时无意中见到刻本买回去读才见着的。今日莽撞,还请阁老见谅。”知梦说道。

  晶亮的眸子迎上杨士奇的目光也丝毫没有怯意。

  “朕最喜贪看梅花过野桥一句,可惜此时禁宫没有野桥,诸位随朕过这玉桥也去贪看一次梅花吧。”朱棣起身,知梦忙去搀扶。

  一行人缓步慢行过了桥奔着梅花去了。

  知梦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此时的做法对不对,一路上感受着来自身后的探寻目光让她如芒在背。太子之争已牵连了许多大臣或死或杀或押系天牢,杨士奇于今仍能屹立不倒自是善忖度皇帝心意,连朱棣的心意他都拿得准何况她一介小小女流。

  也许,她这步做错了,她似乎太早把自己手里的牌打了出来。

  怀着这样的心思,知梦也无心赏花看雪了,只默默走在朱棣身边,偶尔回头瞧一眼,杨士奇的目光飞快掠过她,却在她心里漾起了一圈不安的涟漪。

  因为只顾着想心事自然也就无心留意朱瞻基的眼神,那种带着琢磨和些许担心的眼光。

  看完了花儿,朱棣命各自散了,只让朱瞻基送他回宫。

  因为下着雪朱棣大概心qíng好便也不乘肩舆,只与太孙信步走来,知梦在后面跟着边听着他们祖孙二人说话边想着自己的心事。

  “又弄了年轻女子学什么青梅煮酒附庸风雅,又是你那个假道学的父亲做的好事吧?”朱棣语气似乎有些不悦。

  “皇祖父您这可是冤枉父亲了。”朱瞻基笑:“那女子乃是我表姨家的女孩儿,她哥哥去年chūn试及了第授了小官,今年便举家进京了。已进宫来好几次了,我母亲喜欢这女孩儿伶俐便留在身边儿,正巧您今日瞧见了。”

  “伶俐倒是伶俐,少了股子端正气,与你那孙嫔一般。”朱棣道,似有训斥之意。

  听到这句话知梦觉得有些好笑,大抵为人父母、长辈者无不希望儿、孙的媳妇们都举止端方,而回过头自己必是喜欢那些个伶俐妖娆的。

  “皇祖父,她怎样伶俐、不端庄又与咱家何gān?总不会嫁了咱们皇家。”朱瞻基说道。

  “那可说不定,女人们总爱弄些亲上加亲的麻烦事,摆着你们这一窝子皇子皇孙的,除非你那表姨一家是傻子。”朱棣说道。

  知梦实在有些忍俊不禁,低了头微扯了扯嘴角。高处不胜寒的皇帝说起东家长李家短原来竟也是好手。

  “丫头啊!”朱棣忽然叫她。

  知梦那一抹笑来不及完全隐去只得答一声:“是。”

  “那梅花酒怪好喝的,你回头去学学。”朱棣说道。

  “皇上,奴婢粗通一些,改天煮给您喝,您先尝尝,若不好奴婢再去学。”知梦说道。

  在汉王府的两年自然不会闲着,该学的不该学的都学会了,尤其这附庸风雅的玩意,为了朱高煦学的,他倒是不爱喝这淡味的酒,他说他只是爱看她慢条斯理煮酒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