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主虽跟三公主不睦,对宁妃倒是挺热qíng,亲亲热热的问候了一声,又道:“母妃出门前还说呢,叫我一路过去,到秋华殿里看看宁娘娘的咳疾好了没有,如今可巧碰到,瞧宁娘娘这气色,怕是大好了吧?”
“回去跟你母妃说挂心了,咳疾已然痊愈。这位是?”她的目光转向谢璇。
五公主便道:“这是我的表姐,恒国公府的六姑娘。”
“谢六姑娘。”宁妃当然知道婉贵妃的母家,将谢璇上下打量着,称赞道:“果真是婉贵妃娘家的人,小小年纪就这样漂亮,过两年必定又是个难得的美人儿。”她的语气举止皆是平淡,透着与世无争的平和内敛,语调也没多大变化,如同念经般枯燥。
谢璇又行了个礼,宁妃便带着随从走了——也就一个太监并一个小宫女,着装也不算太起眼,与婉贵妃、与贵妃出门时前呼后拥的样子迥异。
目送她离开了,谢璇倒是有些诧异。
她以前没见过宁妃,却见过三公主,那位可是个骄横跋扈的主儿,“谁惹三公主谁倒霉”,这几乎是京城贵女圈里心照不宣的秘密。原以为她那样跋扈,必定是仰仗了母妃的势力,那么其生母宁妃应当也是格外耀眼qiáng势的。谁知道如今一见,这位宁妃竟是如此平淡无奇?
旁边五公主将风筝给小宫女,就势拉着谢到旁边的亭子里休息,见谢璇望着宁妃消失的方向,笑道:“觉得奇怪么?”
“就是觉得娘娘跟三公主的xing子不大像。”
“就是不像,三姐姐为人骄横,看谁都不顺眼,宁娘娘却非常慈和,对谁都很好,对我尤其好。”五公主对这些早就习惯了,“宁娘娘也安静得很,管不住三姐姐就不管了,这些年住在秋华殿里,也极少再见父皇。不过她的母家显赫,所以这些年一直居于妃位,也无人敢不敬。”
“宁娘娘确实和蔼可亲,我瞧公主就很喜欢她。”谢璇抿唇微笑。
五公主便道:“是啊,这宫里除了母妃和玉娘娘,她对我是最好的。只可惜玉娘娘现在……”她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
玉贵妃自打发疯之后便闭宫锁门,到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仍旧没有半点起色,除了元靖帝有时候能过去瞧她,旁人是一概不见的。婉贵妃母女虽曾与她jiāo好,却也不例外,就连如今后宫里地位最尊贵的皇后,也只能吃闭门羹。
谢璇蓦然想起了晋王,这时节里想起那个人并不合适,便将这念头掐灭。
俩人正坐着,忽见不远处几位侍卫走过,后头跟着两个亦步亦趋的太监,行色匆匆。
五公主眼尖,立时指着其中一人道:“那个人是不是那个叫什么韩……韩什么的。”她没记住韩玠的名字,却记得他身上独特的绣纹——因为两回救驾有功,且极得圣心,韩玠便得了一项恩赐,元靖帝特赐在他的麒麟服上拿明huáng的丝线绣了一只仙鹤。
这样的服侍在宫里仅此一套。
这是元靖帝亲赐的殊荣,昭示元靖帝对韩玠的赏识,朝堂上下未必认得韩玠,却都知道这只明huáng仙鹤,韩玠有时候穿着这衣裳晃一圈儿,也颇能震慑些朝臣。不过这毕竟也算是个标记,对于偶尔需要掩藏身份的青衣卫来说也是个麻烦,所以韩玠平常极少穿它,谢璇也没见过。
这会儿五公主一指,谢璇目光扫过时就辨认出了那熟悉的身形,低声道:“好像是他。”
“你们认识对吧?”对于外祖家的事qíng,五公主毕竟还是知道些的,不过她也没太放在心上,倒是有些好奇,“看他走的那条路,还有后头跟着的人,恐怕是往冷宫去的,不知道又是什么事。”
这上头谢璇自然是不能妄加揣测了,也不想让五公主太注意韩玠,便道:“管他去哪里呢,无非公务罢了。公主,那风筝越飞越高了,过去瞧瞧么?”
五公主的注意力挪到蝴蝶风筝上,就将韩玠抛在了脑后,过去拿了风筝自己玩起来。
谢璇瞅着不远处已然空无一人的宫廊,倒是有些心不在焉。
另一侧,韩玠在新的掌印太监薛保带领下,径直往冷宫里走。
因为地处偏远,人人避之不及,这附近便显得格外冷清。年久失修的房屋静默的矗立,周遭的宫墙上雨痕斑驳,底下的乱糙已经长得有些高了,只是宫人们顾不上修理,便肆意的生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