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妻_作者:镜中影(273)

  一张jīng致的雪脸儿不期然浮上,我摇头,让自己切断那虚妄。

  沉沦地狱的人,就莫再奢想阳光。

  *******************

  十六岁时,皇上的旨意到了碧门,为母妃平反昭雪。

  压在已逝世母妃头上的“反叛”罪名,没有了。但那又如何?

  “洌,皇上洗了你母亲的罪名,你很高兴罢?你的母亲在九泉之下,想必也能瞑目了!”

  我望着她,这个为我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蓦然悟道:她竟不知我此下的心思。

  我为何要为母妃的“洗罪”而高兴?母妃的“反叛”,本就是虚构,所有人心照不宣。试问,若当真谋反,必然罪连九族,纵碧门根深叶茂,手掌财脉,岂能逍遥皇权?皇权不动碧门,是因没必要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引致举国经济陷乱。我们那美丽的母妃,最大的罪名,是她不该太过美丽,太过良善。

  原来,爱我并不一定知我?那她又爱我什么呢?那瞬间,我曾付问。

  但很快,这抹疑问抛置出脑际。恁样多的事需做,恁样多的东西需理,哪有容那闲思的fèng隙?

  又过两年,皇上和太后的旨意一并到达,接我三人回宫。

  “洌,洌,你不能舍下我,你走了,他会再来bī我,我怎么办?我怎么办?”

  其实,我早已知,在大当家得知她是自己的“孙女”时始,已避她千里,她也因此在碧门更加肆行无忌,但我仍允了带她一并回京。

  动身返京的前日傍晚,我再到玉庭湖畔。湖上,没有那只雪雁,没有那放肆的声,得意的笑,雪样的颜……

  我以为,那将永远是我一个梦,一个永缺的圆……

  番外之傅洌(四)

  “三哥,小六,你们记着,我会为母妃一点点、一笔笔、细细的追回讨还。”血夜里,在母妃终于去了时,我曾听见八岁的阿津极缓慢的声音。

  返京之前,我对他说:“你记着,你说的是一点点、一笔笔、细细的来,切莫cao之过急。这武功,更不能因回到京城,就疏了练习。”

  十四岁的阿津,眉际已没了丝毫的稚气,“三哥,你放心,这许多年都过去了,没道理这时侯失了分寸,很不划算呢。”

  阿澈,已是我进碧门时的年纪,那唇红齿白的模样,极得碧门长老们的欢喜。

  “三哥,您说,皇祖母会喜欢阿澈么?”

  那时际,我突然放下心来。

  我们三人,都找着了自己行路的方式。

  这路,仍然且幽且暗。纵是害死母妃的人一个个在眼前血尽而去,我仍然会时时回到那血夜,时时自江南的冷雨中梦醒。

  这时的我,无论是索讨qíng爱的碧月橙,还是渴盼温暖的发妻谌茹,都只能负欠……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gān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河。多qíng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gān种风qíng,更与何人说?”

  这阙柳耆卿的《雨霖铃》,是母妃生前最爱的词曲,每日的午后,母妃置琴日阳之下,以那柔美的嗓,为我们浅吟低唱……

  见父皇时,我轻咏此词,听见父皇一声悠叹:“碧儿啊碧儿,朕负了你……”

  我被封了亲王,给了分苑田地,赏了珍奇无数。

  阿津自进殿,即无声咽泣,那与母妃已几无二致的脸上,泪痕jiāo横。听命抬面的刹那,我见到了父皇的忡,太后的怔,皇后的楞。

  而后,父皇在那双极似母妃的泪眼凝注下,一再给予恩赏,那其内,有兵部的要职。

  也许,是父皇当真记起了与母妃的最美时光,也许,是他以为,一个十四岁少年,纵算给了大权,亦不俱威慑。既如此,若能使自己心头暂儿安宁补偿,何乐不为?

  但那时的他,尚不知,东西给到阿津手中,便再没有了收回时日;他更不知,仅仅一年,阿津已将兵部上下尽成了自己的天地;更不料三年后,当他要阿津放过几个荣宠正盛的妃嫔娘家人时,遭遇的,竟是阿津恭敬的婉拒……

  “儿臣见过太后,见过父皇、母后。”阿澈极是乖巧,乖乖伏着,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