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领头人眼见风独影失去理智,yīnyīn一笑,取过长弓,搭箭瞄准:“风独影!叫你死得明白,我今日是为青冉公子报仇而来!我乃他麾下大将王*!”
话落,一箭she出,而前方,风独影却是顿然呆住,手中长剑一缓,回首向他望来,仿佛是神魂出窍,任刀剑刺来,任长箭she来,她却是木然不动。
“风王!”杜康厉喝一声,却不能唤醒风独影的神智。他心头焦灼,千钧一发之际,他甩出手中剑,长剑如电飞出,剑柄击在了风独影的腿上,顿让她身形一闪,于是那当胸she来的长箭穿肩而过。
可围攻杜康的三名黑衣人却趁机挥刀刺来,顿时肩背身受三刀,可他此刻已无暇顾及,双掌连拍,将黑衣人bī退,然后飞身纵起掠至风独影身前,左手扶她一转,避开身前刺来的长剑,右手拾剑一挥,挡开了后边刺来的大刀,再足下连点,负着风独影瞬即跃退数丈。
一箭穿肩,那痛已让风独影回神。
“我们先冲出去。”杜康一手扶着她一手又挥剑刺伤一名追来的黑衣人。
风独影点头,站直身,提剑yù战,却发现双臂麻软,不由暗叫不妙,偏头察看,肩头流出的血竟是黑色的,显然是箭上带毒。
“快走!”杜康移前一步,挡住右旁一名挥刀冲来的黑衣人,想为她挣得时机。
风独影抬目望去,前方是虎视眈眈的黑衣人,穿过那些黑衣人,可见遍地无辜村民的尸首,男女老少皆有,地上的鲜血赤红一片,流淌脚下,仿佛血湖延展。
她瞳孔一缩,如被烫伤般闭目,可那些村民的惨象却萦于脑中不退。
是我害了他们……
是我害了他们!
……杀孽重……祸无边……祸无边……难道她真的是所到之处必引血祸无边吗?!
一时悲痛yù狂,恨不yù生。
“杜康……其实……死于刺杀也不错的。”她喃喃一声,面上浮起苍白而无畏的笑容,而后提气握剑,瞬间剑气如虹,便将飞扑上前的一名黑衣人斩落,却同时激发毒血冲脑,顿眼前晕眩,一头栽倒。
听得风独影轻语,杜康一震,迅速转头,伸手接住栽倒的她,目光瞅见她肩头的黑血,心头一寒,手下却不曾缓,长剑划出一团灼亮的剑光,仿佛烈阳炙焰,瞬间bī得数名黑衣人后退,然后他瞅住空隙,负着风独影迅速飞身逃去,他将轻功提到极限,便如一抹灰电横空掠过。
等那些黑衣人反应过来,眼前已无踪影。
“追!一定要砍下风独影的头来祭青冉公子!”领头人王*下令。
余下的黑衣人顿纷纷跟随王*追着杜康而去。
不一会儿,祠堂前已杳无人息,而那刻,浓浓的暮色已笼罩而下,三石村里已只闻鸦雀呱鸣,在这安静的村庄里,显得如此的空寂荒凉,仿佛是为那些死去的人哀鸣。
许久后,祠堂的门打开,两名衙役畏首畏尾的走出,看到祠堂前那满地的尸首,彼此胆颤心惊的对望一眼。
“我们……还是先回忻城向府尹大人报告吧?”一人提议。
“也……只好如此。”一人答道。
而那时候,青州王都里亦是一片混乱,只因浚城忽起叛军,不过一日便已夺下浚城。
十四章、诸生何辜4
七月初六,己时。
青州王都接急报:昨日酉时,浚城忽起叛军数千人,措手不及间,浚城一夜间便被攻占,府尹与都副皆已殉城。
闻得消息,群臣震惊,而后纷纷望向徐史,此刻风王不在,青州支柱便是国相。
徐史亦是惊震非常,但呆愣片刻后,即回过神来,迅速发下两道命令:一面派人火速本王忻城禀报风王;一面派人前往浚城打探消息。然后他召集文武大臣于紫英殿商议。
大臣们商议后分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从忻城回王都,快马不过一日路程,可等风王回来再处理;另一派则认为兵贵神速,应该在叛军引发的动乱扩大前,迅速发兵浚城。
有句俗话叫“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这话用来套在青州,便是有什么样的王便有什么样的臣。自风独影封王至青州,除却国相徐史乃是朝廷任命外,其余臣子,一半是原先跟随她的幕僚、部下,还有一半是到青州后予本地选拔任命的,这些臣子有一个特点便是大多年轻而激进。他们都很崇拜风独影,没有将她当成一个普通女人来看,而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一位功勋赫赫的王者,都是满腔热血地仰慕着她,都盼跟随着她开创一番功业,所以这些年轻的臣子们便支持派兵讨伐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