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庭筠在他盯着她手上的青色素罗时就有些不自在。
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帮他做衣服了。
虽然说上次是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这次是为了还他寒衣,但她还是希望赵凌不要有什么误会的好。因而听赵凌那么一问,她哪里还会多想,急急地解释道:“你把皮袄让给了我,我原想买一件还给你,谁知道没有合适的,正好遇到有好皮子,就寻思着帮你做一件……”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赵凌的眉头已舒展开来,眼里隐隐露出些许的笑意。
“那你慢慢做吧!”他温和地道,“也不急着穿,小心眼睛就是了。”然后打马往前跑去:“我们今天在庄làng卫驿道旁的客栈歇脚。”
杨玉成等人笑着应是。
傅庭筠却觉得一向都很沉默的赵凌突然像商队的管事那样喊着话,举止显得有些异常。
或者,男人骑在马上就会豪qíng满怀,与平时有点不一样?
她思索着,笑着摇了摇头,低头fèng着衣裳。
……
赵凌他们骑着马,傅庭筠他们坐的也是马车,脚程很快。
出了庄làng卫没几天,就过了凉州卫,在永昌卫附近的水泉儿驿站隔壁的客栈落脚。
水泉儿,顾名思义,这地方有水。
很多商队都会在这里歇歇脚,补充水源,然后往西去。
下马车的时候,有商队离开。
他们擦肩而过。
傅庭筠看见了在永靖县买东西时遇到了那个八字胡,他正坐在商队领头的骆驼上,看那样子,是这商队的领队。
八字胡也看到了他们。
他微微一愣,朝着赵凌点了点头,带着商队往西去了。
金元宝低声问赵凌:“九爷认识这个人?”
“不认识!”赵凌望着眼前这支不下千余头骆驼的商队,正色地道,“在永靖县买东西的时候遇到过一次。”
杨玉成忍不住道:“我去问问,看是谁家的骆队,这样大的手笔。”说完,也不待赵凌同意,径自朝客栈柜台去。
“你们问叶老爷啊!”掌柜笑呵呵地道,“那是山西大通号的商队。”
赵凌等人不由动容。
第72章 借势
傅庭筠问赵凌:“山西大通号是gān什么的?”
“他们是做南北贸易的,”赵凌沉吟道,“是宝庆楼最大的股东。”他颇有些感叹地道,“我原以为他们只是和关东做药材、毛皮生意,没想到他们还组商队和大食人做生意。”
傅庭筠觉得这些和她的关系都不大,她更关心什么时候才能把赵凌的皮袄做好。
出了永昌卫,下起了鹅毛大雪。
雪花飘飘洒洒的,不过两盏茶的工夫,四野已是白茫茫一片。
他们在山丹卫东乐驿旁边的客栈避雪,下了马车却看见留着八字胡的叶老爷一个人背手站在客栈门口,表qíng严肃地望着天空的飘雪,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看见赵凌,他微微有些惊讶,但还是客气地朝着赵凌点了点头。
赵凌也颇为意外,点了点头,和叶老爷擦肩而过,进了客栈。
杨玉成不禁回头瞥了叶老爷的身影一眼。
金元宝道:“要不,我们今天就在这里歇一晚吧?雪太大了,要是走不到下一个驿站就麻烦了。”
赵凌点头。
金元宝向掌柜要了几间客房。
刚刚安顿下来,外面一阵喧哗。
郑三娘给傅庭筠铺好了chuáng,帮郑三收拾客房去了。傅庭筠埋头给皮袄镶边——边镶好了,皮袄也就可以穿了。
喧哗声却越来越大,不一会,朝傅庭筠他们住的地方来。
“没有?没有也给老子腾两间出来!”一个粗鲁的声音大嚷大叫着,“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掌柜连声告罪。
有人捶打着隔壁的房门。
隔壁住的是赵凌。
傅庭筠不由担心起来,丢下针线去开门。
可她的手刚触到门闩,只听得旁边客房的门“吱呀”一声,外面就响起了赵凌的声音:“是哪位?”
想到外面都是男子,傅庭筠把门开了道fèng朝外望。
只见七、八个汉子簇拥着个神色跋扈、穿绿色潞绸袍子的男子挤在走道上,掌柜陪着笑脸,不住地朝他们作着揖。
跟在穿绿色潞绸袍男子身后的汉子中有人嚷道:“我们是甘肃总兵府的。有公gān路过此地,你给我们把房腾出来。”
傅庭筠眉头直蹙。
既然是甘肃总兵府的,又是公gān,为何放着旁边免费的驿站不住而非要住这要钱的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