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傅庭筠笑道,“她上边是公公,下边是夫君,还有我这个不听话的小姑子三天两头地闹腾……你也不用帮她说好话,我知道她为难。”
雨微讪讪然地笑。
不管怎样,九小姐总得有个娘家人吧?不然到时候成亲,连个铺chuáng的都没有,多冷清啊!
两人正说着话,郑三娘跑了进来:“姑娘,姑娘,九爷让人拿了四两银子回来,说是皇上登极的赏赐。”
“走,我们去看看去。”傅庭筠听了笑道。带着雨微去了南房的厅堂。
送银子的是赵凌手下的一个校卫,吕老爷以姨父的身份接待的,傅庭筠到的时候人已经走了,吕老爷正捧着那对二两的银锭子左看右看,见傅庭筠进来,忙将银锭子递给她:“你瞧这成色,皇家御赐,就是不一样啊!”又道,“不过这可不能用,得在祠堂里供起来才是。”又想到赵凌到如今才算是立了业,忙道,“要不,专门辟间屋出来供奉御赐之物?九爷如今可是皇上近臣,以后这种封赏会很多的。”
傅庭筠看着那对银锭子倒没觉得有什么出奇的,听吕老爷这么说,不由笑起来:“等九爷回来,我商量了九爷再说吧!”
这是大事,自然要商量赵凌。
吕老爷连连点头。
大家又围着那对银锭子看了半天,这才由傅庭筠收了。
傅庭筠暂时把傅家的事放下,买了时新的料子给赵凌做了两件夏衫,又开始赶制秋衫。
吕老爷则叫了个姓夏的牙婆来,买了四个年纪都在十岁左右的丫鬟。四个丫鬟中一个叫五月,一个叫雪梅,另两个,都叫招弟。傅庭筠就给其中一个圆脸的招弟取名叫珍珠,另一个眉眼弯弯的招弟取名叫了蔻儿,全jiāo给雨微学规矩。
傅庭筠见那个五月聪明外露,拨给了阿森使唤,雪梅沉稳持重,拨给了郑三娘使唤,让她跟着郑三娘专司厨上的事。又托了吕老爷,还道:“阿森年纪不小了,我寻思着要么给他找个先生在家里坐馆,要么让他到京都有名的学馆里去读书,还要给他买个小厮才好。”
吕老爷笑着应了,依旧找了夏婆子,买了个和阿森年纪相当的小厮,取名叫砚青。
阿森红着脸来找傅庭筠:“我,我能自己穿衣服,也能自己去学堂。”
傅庭筠笑着帮他整了整月白色的茧绸直裰,道:“人既然已经拨给了你,你想让他们做什么,直管吩咐就是了,用不着来告诉我。不过,你既然来问,我也说几句。宅子这么大,不说别的,把窗棂、栏杆擦gān净都不容易。你如今单独住在南房的小跨院里,小跨院的事你就要自己管起来。”
阿森眼睛一亮,心不在焉地和傅庭筠说了几句就跑了。
傅庭筠叫雨微去打听阿森是怎么分派五月和砚青的。
雨微回来禀道:“阿森少爷让五月管着浆冼、打扫屋子,让砚青帮着扫院子,擦窗棂、管花木。笔墨纸砚什么的,倒是自己动手。”
傅庭筠不由点头,嘱咐雨微:“阿森那边的事,你帮着留心,有什么不对的,点拨一下他。”
雨微笑着应是,不由感慨:“阿森少爷xingqíng纯良。”
所以更不能让他长歪了。
傅庭筠暗暗思忖。
郑三娘过来:“家里总共就这几个人,厨上也不忙,您还是另给雪梅派个差事吧!”
傅庭筠大笑,道:“九爷既然留在了京都,家里以后少不了应酬宴请,你又要管着灶上的事,又要cao心酱醋盐茶,哪里顾得过来。我还怕一个人太少了!”又正色道,“郑三以后会越来越忙,临chūn大了,是读书还是习武,你们夫妻也要拿个主意,你以后只用管着我灶上的事,也好有时间照顾照顾他们父子俩。”
“姑娘!”郑三娘感激地给傅庭筠磕头。
傅庭筠忙示意雨微将她搀了起来:“雪梅那丫头我看着不错,你好生把她教出来。阿森那边的浆洗有五月,内院的有雨微,你只管着你自己屋里的事就行了。”
郑三娘连连应是。
从此外院的事找郑三,内院的事找雨微,灶上的事找郑三娘,西安府的田庄jiāo给吕老爷打理。等到七月中旬赵凌公事上走顺了能回家休沐的时候,家里一切都井井有条,已有了大家气象。
晚上,皓月当空,赵凌穿着杭绸的月白色新道袍坐在凉chuáng上吃着用井水镇过的西瓜,舒服都不想进宫当值了。
他问傅庭筠:“你见到伯母了吗?”
赵凌想早点把成亲的日子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