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锦绣_作者:吱吱(50)

2016-10-24 吱吱

傅庭筠想到他们被围抢的事,指尖发凉,匆匆吃了馒头喝了点水,和赵九爷上了路。
……
李家凹是个村子,村里住的全是李氏族人,因建在丘陵的一处凹起之地而得名。
他们一路走来,没有看见几个人,待到了李家凹村,只见通往李家凹村的入口树起了两人高的圆木栅栏,几个人高马大的村民手握大刀在栅栏前巡逻,显得很是剽悍,木栅栏上挑着十几个人头,血滴在木栅栏上,gān涸成了黑红色。
这哪里像个村子,分明是个占地为王的山寨。
傅庭筠骇然,望向赵九爷。
赵九爷眉头微微蹙了蹙,表qíng凛然:“看样子,李家凹有水有粮食。”
要不然,也不会封村自守了。
好在他们不过是从村前路过罢了。
傅庭筠松了口气。
木栅栏附近的人已经发现他们,都拥到了木栅栏前面,手握着大刀,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们。
赵九爷面无表qíng地推着傅庭筠走过去了很远,傅庭筠还能感觉到那些人盯着她背影目光如刀。
迎面走过来两个少年。
他们一个穿了陀头青的茧绸直裰,一个穿着青莲色的茧绸直裰,两手空空,面色苍白,神色慌张,不像是逃难的人。
赵九爷不禁回头打量。
就见那两个少年快步走到了李家凹村前的木栅栏前,大声道:“我们是丰原十一姑奶奶家的。丰原被流民杀掠,只余我等十几人逃出。还请通禀族长一声,家祖年迈,由家母等女眷搀扶在后,请族长派人去接应……”
傅庭筠脑子“嗡嗡”作响。
丰原被流民杀掠!
她从推车上跳了下来,飞快地朝那两个少年跑去。
却有人赶在她前面到了两个少年的面前。
“两位公子!”赵九爷面色有些发青,“我乃丰原解氏亲戚,因家乡受灾,特去投靠……”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穿着陀头青茧绸直裰的少年已“哎呀”一声:“你是解秀才家的亲戚……解家满门已被流民屠杀殆尽了!”


第24章 茫然
今年大旱,西安府周边的临潼、渭南、蓝田、户县、咸阳、泾阳、高陵都有不同程度的灾qíng,只是相比庆安府和巩昌府治下的诸县,灾qíng要轻微些。而且临潼有盐井,渭南是西北通往京都的必经之地,两县都有经商的传统。今年虽有灾qíng,但对两县的大户人家来说,日子依旧过得安适如常。
那时正经清白的人家讲究的是“耕读传世”,傅庭筠的舅舅也不例外。做生意赚了钱,就想着法子买田置屋。所以他除了是渭南首富,还是丰原最大的地主。
看到陆陆续续有难民逃过来,傅庭筠的舅舅除了和渭南另外几家富户给县衙捐粮钱之外,还在家乡丰原设立了粥棚,安置流民。
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知恩图报。
特别是那些早就饿得两眼发绿,只知道有粮食就能活命的人。
这样一件善举,却成了悬在解家众人头上的一把锋刃——趁着天黑,一群流民冲进了解家,见人就杀,见物就抢,最后还点了把火……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傅庭筠双目通红,圆润的双手紧握成拳。她瞪着那少年追问:“那我舅舅……”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赵九爷一把拽到了身后:“这位公子,那解老爷怎样了?”
前两天夜里那漫天的大火好像还鲜明地印在两位少年的记忆里,他们一个眼眶湿润在旁边听着,另一个哽咽地说着前因后果,根本没有注意到傅庭筠的异样。
“整个解家都被烧成了灰烬,”少年的眼泪忍不住落下来,他用衣袖遮住了面孔,好像不忍再想起当时的qíng景,“解家世居丰原,从老太爷那辈起就修桥铺路,行善乡里,却不曾想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
木栅栏内外皆是一片默然,只有傅庭筠的哭声,越来越大!
阿森红着眼睛,跑过去拉着傅庭筠的衣角:“姑娘,姑娘,你别哭了……”想安慰她几句,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眼巴巴地朝赵九爷望去。
赵九爷的脸色越发yīn沉,双手叉腰站在那里,一副满腔怒气却隐忍不发的模样。
阿森更加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木栅栏内传来一阵动静,七、八个青年男子簇拥着个中等身材,穿了宝蓝色素面茧绸直裰、年约三旬的男子朝这边走过来。
“出了什么事?”他大声喝道,中气十足,语气严厉,透着几分威严。
木栅栏前巡视的人纷纷行礼,恭敬地喊着“七爷”,让出一条道来。